借着东盟外长会,中美外长见了一面。
从中美双方通告来看,此次闭门会谈一小时,气氛比外界预期好了很多,此次会谈也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外长首次直接接触。对于此次会面,鲁比奥这边释放的信号也较为乐观。会后其对媒体表示,此次会议并非一次谈判,而是积极,富有建设性的会谈,美方也对此非常满意。
(特朗普)
或许是接收到了这一积极信号,在中美外长刚刚完成碰面后,美方一位贵宾就迅速登门中国。
日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日前已经抵达中国,这次来华其不仅可能与中国多名高级官员会面,还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且不同寻常的一点是,在其来华的前一天,其还被曝现身白宫,和特朗普见了一面。
也就是说,其此次来华,很有可能是带了特朗普的口信。
事实上,无论是鲁比奥和王毅外长会面,还是黄仁勋携带特朗普口信来访,都共同勾勒出了特朗普访华的可能性轮廓。
首先从中美外长会谈来看,此次高层互动的破冰,释放出了多重积极信号。
其一就是对华机制的重启。中美外长的此次会晤,是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中美最高级别官员的首次正式会晤了,标志着两国在经历科技战、关税摩擦后的外交渠道,获得了实质性的恢复。通过此次会谈,双方还一致同意“加强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这也为元首会晤奠定了基础。
此外,尽管中美之间仍存在贸易、台湾问题等分歧,但双方还是将重点放到了“管控分歧”和“探索合作领域”上。鲁比奥也明确表示,贸易并非会谈重点,转而讨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非敏感议题,展现出了务实诚恳的合作态度。这种求同存异的策略,为一定程度上为特朗普访华创造了政治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会晤结束后的采访中,鲁比奥明确透露特朗普已经受邀访华,且两位元首都希望实现会晤,中美也正努力确定日期。这一表态,也是第一次由美国高级官员在正式场合确认,标志着双方对高层会晤的共识,已经从私下沟通转向了公开推进。
(黄仁勋)
而黄仁勋这边,此次访华更是被赋予了商业和政治的双重使命。
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黄仁勋这次来,首要任务就是稳住中国这个大市场,抵消美国出口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知道,中国可是英伟达全球最大的单个市场,去年给它贡献了超过170亿美元的收入,占总销售额的两成还多。但从2023年开始,美国政府屡次收紧芯片的出口管控,导致英伟达失去中国市场。这么一算,今年第二财季,英伟达就得少赚80亿美元。
这种情况下,黄仁勋打算九月推出专为中国设计的芯片。这款芯片去掉了受限制的技术,完全符合美国的出口规定,价格也挺实在,大概6500到8000美元。它能满足中小企业的推理需求,正好补上H20芯片被禁后留下的市场空缺。
这次访华,他还会去北京的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展示英伟达在AI芯片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跟中方高层见面,再次表明会一直好好服务中国市场的决心。
在政治方面,他一方面想靠着英伟达全球市值第一、AI技术领先的优势,去说服美国政府放宽出口限制;另一方面,也想通过民间的渠道,给中美合作营造点好氛围。
前段时间,美国媒体说,白宫在准备让特朗普带着几十位商界大佬访华,黄仁勋作为科技巨头的代表参与其中,正是民间渠道里的关键一环。到时候通过这种非官方的方式来中国,能大大减少政治上的敏感问题,既能试探中方的态度,也能为正式访问打基础。
(王毅外长和鲁比奥会面)
中方这边,在制裁鲁比奥的背景下同意会晤,其实就像拳击赛前碰个手套,既保持着对美方的压力,又给中美关系留了余地。中方也明确说了要“积极、务实、建设性”地做事,还呼吁把元首达成的共识变成实际行动,这其实也暗示着对特朗普访华是持开放态度的。
最后,王毅外长也明确了台湾问题、中方发展权等四条不能碰的“红线”,这也是在为可能的元首会晤定个框架,防止美方说一套做一套。
总的来说,鲁比奥和王毅的会谈,还有黄仁勋在中间来回沟通,本质上都是在给特朗普访华搭台阶。中方想通过释放合作的意愿,在芯片、农业这些领域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美方则想借着元首会晤,为2026年的中期选举攒点政治资本。
这件事最后成不成,就得看双方在核心问题上能让步多少,还有国际形势怎么变了。要是特朗普访华前能灵活点,懂点交易的艺术,中美关系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缓和;可要是陷入意识形态的对抗里出不来,两国关系说不定会进一步滑向“新冷战”的地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