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荀彧,字文若,出身颍川荀氏,大圣人荀子之后。颍川荀氏乃是东汉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荀绲、叔父荀爽都曾为官。董卓进京废汉少帝时,荀彧弃官而逃。此后,荀彧先投袁绍,后又转投曹操。荀彧可以说是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知人善用,钟繇、荀攸、陈群、戏志才、郭嘉等人才都是他举荐给曹操的,荀彧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然而,在曹操称“魏公”之时,荀彧极力反对,遭到曹操的猜忌,后郁郁而终(演义中服毒自尽)。从这里可以看出,荀彧反对曹操称王,是忠于东汉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投奔矢志恢复汉室江山的刘备,而是在汉贼曹操身边效力?下面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荀彧投奔时,曹操乃是东汉数一数二的大忠臣。这从曹操干的这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曾经假意交好董卓,并想办法刺杀之。后刺杀失败,逃出洛阳,招兵买马,发出讨伐董卓公告,号召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

之后,曹操听从自己的建议,客服种种困难,迎汉献帝于许都。这样表面上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对汉献帝好处更多。当时,汉献帝经过董卓乱政,李傕、郭汜动乱,差点一命呜呼。

这时的汉献帝四海为家,食不充饥,衣不裹腹,四处颠沛流离,还常常遭受李傕郭汜的刀兵相向。曹操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在谁都不搭理的情况下,主动派出大军迎奉汉献帝。使其摆脱了李傕郭汜等西凉兵的围追堵截,有一个落脚之处。《三国演义》中云:

次日,曹操引大队人马到来。安营毕,入城见帝、拜于殿阶之下。帝赐平身,宣谕慰劳。

其次,荀彧离开袁绍转投曹操时,刘备实力太弱。荀彧转投曹操,大概在公元191年,这时的曹操是兖州刺史,正在招兵买马。此时的刘备还不知道在哪呢。公元191年左右,刘备因平定黄巾之乱,累计功劳被任命为平原县令。此时的刘备才是县级干部,在全国也是默默无闻。在荀彧的名单里,根本就没有刘备这号人物。

虽然刘备自称为汉室宗亲,又是汉献帝皇叔,可是别人不相信啊。刘备出生贫贱,以编草鞋为生,他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给了谁也可能怀疑其真伪性。《三国演义》中云:

公孙瓒又表陈玄德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

再次,荀彧即使投奔刘姓宗亲,也不会选择刘备。东汉末年除了刘备外,还有四位汉室宗亲掌握地方实权,如兖州刺史刘岱、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荆州牧刘表。他们都是封疆大吏,手下兵马众多,比当时的曹操、袁绍强很多。

如果荀彧想投奔刘姓宗亲,也会选择这四位,根本不会选择刘备。这就和你选择公司是一样的道理,两个公司都向你抛出橄榄枝,一个是世界五百强,一个是地方民营企业,你会选择哪个。如果大脑没毛病,谁都会毫不犹豫选择世界五百强企业吧。即使在大企业是一个普通员工,也有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进去。

最后,荀彧可能并不想投奔任何一个刘姓宗亲,而是选择忠于汉室的实权派(仅供参考)。先来看看荀彧的择主经历,公元189年,他被举孝廉,任守宫令,不久,董卓进京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这时的荀彧耻与董卓同朝为官,弃官归乡。冀州牧同郡韩馥相邀荀彧,他就到了冀州。时事变迁,荀彧到了后,冀州主人已经变为袁绍,只得暂时侍奉其。

公元191年,荀彧找到机会,离袁绍而投曹操。荀彧弃董卓,欲投奔韩馥实乃袁绍,最后曹操,都不是汉室宗亲。刘岱、刘焉、刘繇、刘表四个实权汉室宗亲,他一个都没投奔,偏偏选择了曹操,还从一而终。

大胆猜测,荀彧就没考虑过这些汉室宗亲,因为这些汉室宗亲如果掌握大权,就有可能篡位,撤掉汉献帝,自己登基为帝。这和荀彧的初衷相悖,他一生都在为了维持汉献帝的正统统治如果那些皇族血脉稀薄的地方和实力派得了天下,这和汉朝亡国没有区别。而外姓实力派,篡汉的概率小,一般也就是以外戚身份掌权而已。两汉数不清的外戚掌权,如卫青、霍光等,只有一位王莽篡汉。

再看曹操,汉献帝几次三番想夺回大权,除掉曹操,又是衣带诏,又是五大臣许都动乱。曹操不但没有像董卓一样将其废掉,还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为后,简直是以德报怨。

综上,因此,荀彧选择了忠于汉献帝的地方实力派曹操,而不是汉室宗亲实力派,更加不是没有任何实力的刘备。

你是如何看待荀彧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