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陷在鲁豫的访谈节目里出不来。
不是《鲁豫有约》,是一个衍生综艺《豫见她们》(腾讯视频看),还有视频播客《陈鲁豫·慢谈》(B站看)。
看完去翻网友的评价,大家感觉出奇的一致:
在这个专注度史上最低的短视频时代,鲁豫和易立竞“干聊”的两个小时,竟然不知不觉就看完了,而且还意犹未尽,甚至会出现“戒断”反应,就是看完后的那两天,再刷短视频,觉得被敷衍了。
有个网友发明了个词,特别贴切:鲁豫和易立竞的两小时对话,是我的“电子镇定剂”。那感觉就像,人身上的浮躁被熨平了一些。


《豫见她们》也是一个纯聊天节目,它甚至只是《脱友2》的一档衍生综艺,就是鲁豫找来几位“下了班”的脱口秀女演员,随便聊聊她们的创作由来:家庭,婚姻,个人生活等等。
但就是看似平静的闲聊,却胜过太多假大空的侃侃而谈,没有特地去赋予这个节目什么高大上的标签,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谈话节目应有的意义,后劲很大。
尤其是这两年——
鲁豫参加脱口秀节目,带来了许多珍贵、鲜明的女性视角表达,被脱口秀演员们称为「定海神针」,「笑友团的天花板」,反正无论你说什么她都能听懂,而且提出精准的建议。
她的播客《岩中花述》,被称为集齐“人类高质量女性”的访谈,豆瓣评分9.1,最让人吃惊的是,“无论嘉宾提及什么书籍、电影和话题,再生僻冷门,她都可以接上,并补充更多更深的内容。即便嘉宾随口提起一篇文章或一部电影,她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精准地复述其中的细节。”
大家这才发现她的好:她的敏锐、广博和犀利,既锋芒毕露,又温柔宽厚。

▲小红书@靓靓进取日记,评论区截图

现在打开小红书,扑面而来都是对鲁豫的“彩虹屁”,让人忘了短视频刚兴起的那几年,她曾是中国被吐槽最多的女主持人。

▲早年网友吐槽
“尬聊”“情商低”“复读机”,一个主持人不该有的缺点,鲁豫似乎都占全了。碎片化的掐头去尾的剪辑,带着对一个人从专业、容貌的恶意,到个人、品行的丑化,铺天盖地传播开来。
鲁豫既无奈又无力,她最终决定“我要打一场仗”,她得正面硬刚,更多地表达自己,用来压过那些声音。
而在此之前,作为观众“最熟悉的陌生人”,她的职业自觉是在采访中扮演“比较傻”的那一个,来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更精彩的故事。
她说,我们的职责是提问,回答是属于别人的。也因此,尽管以说话为生、与上万人对话,她却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讲述过自己的故事。
这几年,她的观点输出,甚至超过以往几十年的总和。她的幽默,细腻,学识渊博,也终于被更多人看见。
从全网黑到全网夸,鲁豫自嘲,“所以还是要活久一点,就是得活久一点。”




今天我们会感叹,鲁豫是一位真正穿越了时间周期的媒体人。从记者、主持人、主播,她始终温柔而坚定地讲述,始终与时代并肩同行。
其实大约10年前,自媒体刚刚兴起,《鲁豫有约》就开始在做一些自媒体创业者的访谈了。那是她作为新闻人的敏感。
我记得她当时做足了功课,提出的问题都直奔主题,听说我每天4点45起床的作息,也直言不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习惯”。
因为有过那次接触,这些年,我始终觉得她是被低估了的。

▲2015年,鲁豫有约联合新榜在北京发布“2016值得关注的微信自媒体”,我们一起愉快地对谈

《鲁豫有约》开播20多年,录制了4000多期,采访了1万多位嘉宾,国民度远超所有其他访谈类节目,鲁豫也被CNN报道为“中国奥普拉”。
现在大家如果想去了解一个演员,一位名人,或者话题人物,只要是鲁豫采访过的,《鲁豫有约》都一定是绕不过去的重要参考资料,这就是“江湖地位”。
▲2011年《鲁豫有约》采访朱媛媛辛柏青夫妇
鲁豫的采访从来不提前跟嘉宾串词儿,录制节目也不带手卡,不用提词器,每天几十页的稿子全靠硬记,包括字幕里的错别字,10个里有8个都是她发现的。
“她的瞬间记忆力很强,十几分钟的发言稿,只要看一眼,她强调,只是一眼,她就能全部记住,完全脱稿。很多年前做早间新闻,清晨5点,在人最困的时候,她捧着一叠报纸,从上至下扫一遍,开机就能直接播报。”
采访主持的基本功,是从央视到凤凰卫视,说新闻、做访谈,在一期期的录制中,扎扎实实练出来的。
她在自己书里写过这么一句,“人见人爱的人多半没有那么好,而那些被群嘲、被狂踩的人,似乎也没那么糟。”
不只《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时,她还主持过很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911事件等等。
没才华没实力,只靠尬笑和“真的吗?我不信”就能做到?我不信。
很难说,是时代终于赶上了鲁豫,还是鲁豫等到了她的时机。
去年,鲁豫在《圆桌派》上的表现自信又坦然,“我54岁了,有什么不敢说的?”


今年,她破天荒地接受了《人物》的采访,一个采访了别人20多年的媒体人,第一次敞开自己。
里面提到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
“拍摄《鲁豫有约》时,很多嘉宾坐在她对面哭,现场观众也哭得一塌糊涂,只有她很冷静地继续访谈,其实她的内心会一直自我批判,反复问自己:「天哪,为什么别人都哭,我就不哭呢?」”
在《陈鲁豫·慢谈》中,易立竞也说到自己在采访中的相似处境,她做访谈节目以来,就一直被质疑“你为什么不笑呢?”甚至因此遭到谩骂,只是因为她不笑。
就连她的领导都会在摄像机后面,不停地提醒她“保持微笑”。
这可太有趣了。别人哭,你不哭,你冷酷;别人笑,你不笑,你冷漠。而现在,时代终于允许一个女性做自己。

今年,55岁的鲁豫说:年轻时,我向往优雅,现在想要那种旺盛的生命力。
我尽可能地跟上时代列车,尽可能地与时俱进,但有一天,我跟不上了,我就下车,每个人都会有这一站的。
同为媒体人,我尤其懂得,一个能穿越周期的女性,必定在无人可见处,独自穿越了无数风暴。
很开心,今天的鲁豫,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才华,相信自己值得被更多人听到。也希望有更多女性能够听到她的声音,汲取力量和启发,拥抱更好的人生。
与10年、20年前相比,你的变化大吗?评论区说说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