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志堪称是中国革命的“活化石”,他最早参加过黄花岗起义,民国建立后,他一度官至少将旅长,是孙先生的心腹。后来他又参加红色革命,跟着人民武装奋战数十年,最终成功建立了新中国,他就是张云逸大将。

张云逸虽然生长在旧时代,但他却一点也不迂腐,反而非常开明,一直很向往民主。16岁那年,心怀从军之志的他毅然报考了军校,次年在同学的介绍下加入了革命党,由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1911年,他在广州参加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起义,但遗憾的是,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宣告失败,他也差点被清军杀害。

民国建立后,张云逸返回军校继续读书,毕业后进入旧粤军担任营长,1924年,他因功升任为旅长,军衔为少将。同一时期,老蒋也是少将,但因为资历不如他,在他面前始终不敢“造次”。东征期间,他奉命率部镇守广州,桂军与越军发动叛乱的时候,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拼死将叛军挡在广州城外,保护了数万老百姓的安全。

北伐战争期间,张云逸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进而选择加入中共,土地革命爆发后,他毅然离开了国民党军,秘密前往广西从事兵运活动,随后更是联手邓公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起义,组建了一支红军部队。1936年,张云逸就任中革军委委员,成为人民武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7年国共罢兵言和后,他被党中央派往福州等地从事统战工作。

由于张将军革命资历深厚,国民党那边的军政要员也都对他十分客气,他在南宁工作的时候,白崇禧更是将他奉为座上宾,对他极尽礼遇。1938年,他来到澳门面见叶挺将军,请叶将军就任新四军的领导人。张老相请,叶挺自然不敢推辞,马上赶往南昌就任。同年中旬,他以新四军支队长的身份率部达到苏皖交界地带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939年就任江北指挥部负责人,统一指挥新四军4、5、6支队开展对敌斗争。

1941年,新四军开始重建,张将军被提拔为副军长,兼任军党委成员。1942年到1945年间,他一面配合陈老总对敌人发动反攻,一面与国民党军周旋、斗争,艰难的维持着革命的大好局面。解放战争时,他又充当陈老总、粟裕将军的副手,协同指挥华野作战,让华野顺利打赢了一系列关键战役,解放了华东、华南的大片国土。

建国后,张老将军驻留广西剿匪,用了足足3年时间才将桂地的匪患彻底革除,1952年,他自觉身体不适,无法再继续在一线奋战,于是申请退往二线。1955年授衔的时候,毛主席亲自发话,称一定要给他授大将衔,此事不容辩驳!60年代初,张老将军已经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了,他住进了疗养院,每天都过着悠闲的生活。

张将军的儿子在哈军工读书,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一趟,后来儿子被分配到四川工作,更是只有年底才能回家探亲。他久久见不到儿子,未免心生思念,于是便经常给儿子写信抒情,每逢冬月、腊月,他都会在信的结尾加上一句“今年回家吗?甚是想念”。儿子每每看到这句话,总是忍不住泣下热泪。

1973年,张老将军病倒了,周总理闻讯后,立即将他的儿子从四川调回北京来照顾、陪伴他。1974年,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整个人已经非常虚弱了,连话都讲不出来了。党中央的一些领导得知此事后,纷纷赶来探望他,他虽然不能讲话,但还是挣扎着向每一个人颔首致意,以表达感激之情。当年年底,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光荣离世,时年82岁。他的亲属们后来将他生前写得文章编纂成文集出版,并且还为他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张云逸将军在党内的评价非常高,陈老总盛赞他德行敦厚、胸怀宽广,毛主席则夸赞他威望隆重,品质优秀,是一位好同志。毫无疑问,他是人民武装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是抗战英豪、民族英雄,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的贡献!他的子女后来也都继承他的意志,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儿子后来更是当上了某军校的高干,2000年受领少将军衔,2004年正式退出现役,至今仍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