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外政策的核心就是“不折腾”,除对北边长城外的蒙古势力外,基本上不会对周边各国兵戎相见。

为防止后代子孙对外擅起刀兵,他还特别在自己制定的《皇明祖训》中告诫子孙: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日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隔海,偏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

根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在朝堂上公开阐述明朝的对外政策时,也特别强调过: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白兴兵。

如此以来,基本上就奠定了明朝对外政策的核心要点,即“不为中国患者”,就不要主动去骚扰人家了。

为此,朱元璋还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分别是:“日本、朝鲜、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

在这十五国当中,安南是明朝建国后,最先承认明朝,并向明朝政府称臣、入贡的国家。

根据《明史·外国传》中的记载,当时的安南国王陈日煃(杨日礼)在明朝建立的当年,就派出使臣团队,于洪武二年到达南京,向明朝求赐封:

洪武元年……日煃遣少中大夫同时敏,正大夫段悌、黎安世等,奉表来朝,贡方物。明年六月达京师。帝喜,赐宴,命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往封为安南国王,赐驼纽涂金银印。

至此,两国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关系,不过,当时的安南其实是权臣黎季犛在掌权,因明朝没有派遣长期驻安南的国使,所以对安南国内的情况并不熟悉。

但不管怎么说,安南在名义上是最先承认明朝的邻国,朱元璋要的也就是这一点,所以给予优待,至于别的事,朱元璋懒得管。

这么一个率先向明朝臣服的邻国,却于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成为明朝除对蒙古外,最先出兵征讨的国家,原因为何?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安南国中发生内乱,且取代陈氏政权的胡氏政权“为患于中国”。其二是安南国的内乱牵扯到了明朝身上。

明建文二年(明成祖继位后,改称洪武三十三年,明神宗时期又恢复建文年号),安南陈氏王朝被胡(权臣黎季荤篡位后改姓胡,并改名叫胡一元)氏王朝取代。

胡一元因弑君篡位,并将陈氏宗亲杀了个精光,在安南国内受到强大的政治压力,不得不在篡位的当年就传位给儿子胡汉苍,自己以太上皇的名义掌权。

安南换了天,离不开明朝的承认,于是,安南新国王胡汉苍(其母是陈氏公主)以陈氏“支庶沦灭,无可绍承”,且自己“臣陈氏甥,为众所推”的理由,派遣使者到明朝,请求册封。

安南使者前来请求册封时,“靖难之役”刚结束,是朱棣在位,朱棣也搞不清楚安南的真实情况,对于偏居一隅的安南的内政也不想操心,既然愿意臣服,也就顺手答应了胡汉苍的册封请求,让他正式成为了安南国王。

正常情况下,明朝跟安南也就继续和平相处了,安南到底谁掌权,其实明朝并不是特别关心。

可安南新成立的胡氏政权,对外的攻击性比较强,对明朝及周边各国都起了谋夺土地的心思。其中,主要有两件事,引起了明朝的反感,《明史·外国传》中记载:

思明(今属广西)所辖禄州、西平州、永平寨为所侵夺,帝谕令还,不听。占城诉安南侵掠,诏令修好。阳言奉命,侵掠如故,且授印章逼为属,又邀夺天朝赐物。帝恶之。

首先是侵夺属于明朝思明府的土地,这属于直接“为患于中国”,其次是侵夺占城(今越南南部)土地,且在宗主国明朝要求他收敛后,还阳奉阴违。

其实,仅凭此两条,就足够明朝出兵讨伐安南胡氏政权了,而之后,安南前陈氏政权逃出了一位后人陈天平,并来到明朝,终于让明朝和安南胡氏政权的矛盾彻底爆发。

陈天平大概是陈氏政权中,唯一躲过胡氏屠刀的宗亲,他绕道老挝逃到明朝。

根据《明史·外国传》中的记载,朱棣见到陈天平,得知安南国内的真实情况后,不但在正旦朝贺时,让他在胡氏政权的使者面前公开露面,还表示:

父子(指胡一元和胡汉苍父子)悖逆,鬼神所不容,而国中臣民共为欺蔽。一国皆罪人也,朕乌能容。

这虽然是朱棣代表明朝表示的态度,可当时他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帮助陈氏复位,但安南胡氏政权却自己在火上浇了两把油。

首先是安南在云南边境地区,继续侵夺明朝的土地:“(永乐三年)云南宁远州复诉,侵夺七寨,掠其婿女。”

随后,胡氏政权又假意向朱棣表示认错,承诺退还此前在思明府侵占的土地,希望明朝放归陈天平,胡氏将重新改奉陈氏为主,《明史·外国传》中记载:

遣其臣阮景真从琦等入朝谢罪,抵言未尝僭号改元,请迎天平归,奉为主,且退还禄州、宁远地。

朱棣相信了胡氏的谎言,承诺对胡氏篡位的事情既往不咎,并派兵护送陈天平回国,《明史·外国传》中记载:

帝不虞其诈,许之。命行人聂聪赍敕往谕,言:“果迎还天平,事以君礼,当建尔上公,封以大郡。”复遣景真从聪等还报,迎天平。聪力言诚可信,帝乃冬天平还国,敕广西左、右副将军黄中、吕毅将兵五千送之。

可就在明军护送陈天平回国的路上,胡氏政权派兵袭击了明军,击杀陈天平,在触及明朝底线时,也彻底勾起了朱棣的怒火,《明史·外国传》中记载:

(永乐四年)三月,中等护天平入鸡陵关,将至芹站,伏兵邀杀天平,中等败还。帝大怒,召成国公硃能等谋,决意讨之。

于是,朱棣于当年七月,正式派遣大军,以成国公朱能为主帅,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靖难功臣张玉之子)为副帅,征讨安南。

永乐五年初,明军攻破安南都城清化,五月,抓获胡一元和胡汉苍父子,安南胡氏政权亡。

灭掉安南胡氏政权后,明朝本来准备寻找陈氏子孙复立陈氏安南,但“(安南)耆老千一百二十余人”却对明军统帅张辅(朱能此前于进军途中病死)表示:“陈氏为黎贼杀尽,无可继者。安南本中国地,乞仍入职方,同内郡。”

情况报回南京后,朱棣在六月即“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设三司管理。”

至此,安南自唐末脱离中原政权的管辖四百多年后(唐朝曾设安南都护府,公元968年,安南建立“大瞿越”政权),终于又成为中原王朝管辖内的一个省。

不过,明朝并没有能好好经营安南,到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执政时期,明朝因各种原因,撤掉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彻底退出了安南。

此后,安南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再次回到属国跟宗主国的关系。

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皇明祖训》《明史》

备注:本文所选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