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兵不厌诈。古代战争胜果,往往来之不易,无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一旦轻敌,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任何一场战争节奏的把控,则完全依靠领军者的直觉判断。六国皆畏秦军,而赵奢居然一战成名、以弱胜强,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赵秦实力比拼 赵国通过一系列制度化改革,在六国之中脱颖而出,打造出制敌一流的骑兵队,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里,敢与秦军拍板较真、相与抗衡。 从总体实力上来说,赵军还是逊色于秦军,若是一味孤勇蛮力,恐怕早晚要吃大亏。这个道理,赵奢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击溃进犯的秦军,非得用智取不可。

秦军在解决魏国之后,又把赵国当成一块肥肉。赵军不是秦军对手,与被秦军垂涎。阏与乃通往晋阳与邯郸之要道,若秦军斩断晋阳与邯郸联络,眼看晋中不保、危难告急,各位面面相觑,不是如何是好? 赵奢挺身而出 赵惠文王紧急议事,取法于老将廉颇、乐乘,两人虽身经百战,此时也拿不出上乘的计策,一方面行军路途遥远,唯恐士兵身乏疲累,另一方面地处狭窄、无法应战。 两位所言倒不是推脱责任,实在是情有可原。秦军从太行山取道至武安县,仅仅半日之内即刻沦陷邯郸。而赵国若派援军,定中埋伏、全军覆没。

马服君赵奢却一反常态,决意夺回阏与。以他之见,坚持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钦点赵奢领军作战。 赵奢的心里早已有了一盘棋局,只是作为一军将帅,不能将运筹帷幄之计,毫无保留地通告部下,以免士兵在无意之间泄露军机,或被敌军间谍暗中谋算。 才骑行三十里的路程,便下令在此安营扎寨,且不动一兵一卒。有士兵不思其意,怂恿赵奢迎战,被军法处置。 整整过了二十八天日,赵军上下竟无半点风吹草动,秦军密令暗探前来望风,误以为赵奢贪生怕死、无意迎战,因此将工程布防松懈下来。

赵奢却伺机发兵,轻松避开秦军耳目,队伍行军两天一夜,在与近处再次安营扎寨,做好防御、进攻的一切准备,只安心等候武安秦军。 后知后觉的秦将,只得一路追赶、马不停蹄。赵奢不打无准备之仗,此时带领着士兵,一鼓作气将秦军围困。 赵奢在这场“奇葩”的战事中,敏锐地抓住了秦军想不战而胜的心理。故意在战局中制造出迷惑敌人的假象,为自己排兵布阵赢得时机,将“兵不厌诈”的军事理念,发挥地淋漓尽致。 在行军链条的整个过程当中,他纪律严明、说一不二,胆敢挑衅者,以斩首惩戒,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牢牢地形成一股凝聚力,培养不急不躁、不紧不慢的作战氛围。 当赵军需要紧急行动、星夜上路之时,赵奢又毫不犹豫、镇定自若,指挥部队日夜兼程、井然有序。 不管对指挥者,还是士兵,这都将是一次无比严峻的考验,在任何的环节出了纰漏或差错,有可能会前功尽弃,失败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更何况赵奢已在赵惠文王面前立下了投名状。

赵奢功成名就 这一回,秦军输得彻彻底底,原本以为对付赵国,不费吹灰之力,没曾想遇到一个莫名其妙的赵将军。 秦国自认为向所披靡,却被籍籍无名的赵奢耍得团团转。也许他们脑袋想破了,也不太明白赵奢的底细。 赵奢为赵国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反击战,所谓狭路相逢“智”者胜。赵惠文王喜笑颜开,将赵奢升迁提拔,位置与廉颇等老将等同视之,那就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了。 赵奢胜过廉颇、乐乘,本质上是开启逆向思维,利用两军布局上的时间差,延缓秦军作战的反应,进一步拖垮秦军战斗力。 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猛然吹醒对垒迎战的号角,等对方从茫然中回过神来,早已跟不上形势与节奏,眼睁睁地望着赵国扭转战局,自身却难有还手之力。 赵奢在战场上精打细算,不给秦军以可趁之机。严格的情报保密机制,将战争的损耗降低为零,士兵们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直击秦军的软肋。

严明军法与灵活计策相融合,士兵们在赵奢的领导下,迸发出生机与活力,把秦军杀得个措手不及。 赵奢凭此一战名垂千古,为后世的军事战略研究,遗留下不可多得的蓝本。所谓的战场机智,莫过于此。 没有多年沙场经验的提炼与总结,仅凭一时的心血来潮,也无法在脑子里灵光闪现,以超越前辈的理想,创造性地运用兵法。 与秦军决一死战,既有兵马、粮草上的较量,又有作战心理上的博弈。秦军由于大意轻敌,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秦军锋芒正盛之时,赵奢并未选择以卵击石,而是耐心地等待合适的时机;当秦军麻痹陶醉之时,赵奢选择主动出击、锐意进取,锤炼着每一个士兵的筋骨。

在赵奢的调教下,士兵们表现得个个训练有素,不嫌弃行军之坎坷,辗转之劳顿。 精力充沛、收放自如的赵军,与两眼迷糊、慌不择路的秦军,在对决之日形成鲜明对比。赵奢赢得这项战役,并非出于偶然与侥幸。 赵惠文王并未拿老将压制赵奢,而是给了赵奢平等对话的权力,赵奢荣誉成为该战的主角。 古诗云:一将成则万骨枯。赵军有幸未沦为秦军之阶下囚,赵奢有大功也。尽管历史的车轮抵挡不了秦朝一统,然而赵奢在反抗强权的不可一世中,体现出绝无仅有的责任担当,为赵国的国史谱写出一曲绝唱。 一场翻身之仗,让赵奢声名远播,从此列为名将之班,乃是历史公允的评价。赵奢有力挽狂澜之心,赵王有欣然应允之意。到底是巧合?还是默契?战国的历史已在云烟中散尽,自有后人评说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