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屏风浊影深
       王羲之出生于著名的簪缨世家——琅邪王氏。这个家族一家子都是名流大家。他是西汉名臣王吉的十世孙,他的曾祖父王览是西晋宗正、光禄大夫,祖父王正是西晋尚书郎奶奶是晋元帝姨母。
       他的父亲王旷是东晋淮南太守,伯父是王导,他的岳父郗鉴是东晋太尉。王羲之的直系亲属官位其实还不算特别高,没有达到“王与马共天下”的条件,
       王羲之父亲的兄弟才算是厉害,一个是王导,一个是王敦。


       王导与王敦来头不小,是东晋政权建立的奠基者,并且与晋元帝(东晋开国之君司马睿)有着历史、地域、姻亲等微妙的关系,再加上皇室衰微,
       兵权大部分掌握在王导与王敦手中,因此位高权重,王导主内,王敦主外,与司马家族共同主掌朝政。
       因此,王羲之并非是平凡人家的孩子,他有着优于常人的背景。


       一、初步的艺术探索
       王羲之自幼喜爱书法,曾学习过前人的书法作品,如张芝、王献之、王僧虔等人的作品,并且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兼具骨力和神韵,特别是他的草书,更是独具匠心,被誉为“天下第一草”。
       在王羲之之前,也有优秀的书法家,主要就是张芝和锺繇。
       张芝的草书好,“草书”是表达性情的,但“草书”有个问题,它并不方便实用。没有草书修养的人,或许能从草书作品中体会出作者的感情,甚至感觉到它的磅礴酣畅之美,但很有可能不认识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


       锺繇的楷书好,“楷书”工整,端庄,秀美,基本上与“隶书”相同,它易用易识,但也有问题,就是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作为“日常书写”,它写起来,一笔一画要交待清楚,太慢了。


       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代,这个时期,中国书法正处在一个隶书向草书过渡的关键转变期。前人虽有钟繇和张芝两位书法大家对楷书和草书有所贡献,促进了楷书和草书的发展,
       特别是草书还没有得到蓬勃发展。正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有力地促进了草书的发展,
       将草书这种被认为代表着书法最高境界的这门艺术推向了书法的巅峰。
       到了东晋中后期,行、草诸体的书写法度已渐趋成熟,许多书家在法度的运用上也表现出很强的把控力。例如,王僧虔就评价王导“甚有楷法”,而王珉甚至可以达到“有四疋素,自朝操笔,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无误字”的地步。面对这种情况,是恪守钟张古法,还是适应以玄学为主导的新文化环境?


       王羲之所处的那个年代,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宣传的力度也没有像现在互联网时代这么迅捷和有影响力,他的书法仅仅是在谢安等这些文人圈子里面自娱自乐自赏,
       还没有普及到全国。王羲之死后,他的儿子王献之继承和发扬了王羲之的书法。
       在王羲之23岁的那一年,他曾经出任过临川太守,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他到了那边之后每天除了处理公务,然后就是练字,然而他的说法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把自己屋前的小池塘的水给染黑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气,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作珍宝一样看的。传说有一次他到自己的学生家里面去,他的学生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边,看见几案的面光滑又干净,于是就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他叫自己的学生拿笔墨过来。
       这个学生听到王羲之要写字之后,然后非常高兴,马上去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
       然而当王羲之将这行字写完送给这名学生之后,这名学生因为自私,擅自将这副字给私藏了起来,之后因别人举报,王羲之非常生气,自那以后便很少在给人写字了。


       天才之路
       王羲之练字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就连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有人求王羲之写一块匾,他就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在雕刻时发现王羲之写字的墨渍竟然渗入到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这就是“入木三分”典故的由来。


       帝王推崇,盛书圣之名
       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学王羲之书法高潮。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帝王推崇的学王高潮,一步步夯实了王羲之千古“书圣”的盛名之基。


       第一次学王高潮是在南北朝时期,主推手是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把当时的书法排位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虽然王羲之仍排在钟繇之后,但超过了王献之,这是极大的转变。
       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另外,南朝梁庾肩吾《书品》,也列王羲之书法为“上之上”,因而舆论遂定。


       综上所述,王羲之是一个真正德艺双馨的人,是个真正受万世敬仰的人。
       在道德沦丧、价值观念扭曲的当下,倡导全面、深层次学习王羲之,尤显意义重大。
       我们不光要学王羲之的书法,更要学王羲之高尚的道德品质、博学深厚的学养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把“作书先做人”当做座右铭。惟有此,才无愧于“书法家”这个称号。
       王羲之死后,他的真迹也在世间很少保存下来,以至于在各个朝代,都出现了很多王羲之真迹的摹本。而其中最为被人们推崇相信的,就是唐代时期的摹本,因为距离王羲之的年代是最近的,因此也往往被当做真迹来对待,实在是令人感慨不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