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黄冲)“收到这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已经21岁了,比同龄人晚了几年,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段游走在悬崖边缘的时光是多么凶险,可我却被那么多人拉扯着、托举着,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重新看到了未来。”这是话剧《回归》中的一句台词,故事取材自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吕行菲在少年法庭办案的真实案例。自2023年9月以来,《回归》在朝阳外国语学校、最高人民法院等地上演,引发强烈反响。

5月3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延庆法院、延庆检察院共同原创话剧《回归》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守护 少年逐梦”六一公众开放日活动上演。延庆法院供图

吕行菲表示,《回归》取材自延庆法院2022年审结的一起刑事案件。该案中,未成年被告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被依法判处刑罚。庭审那天,她看到被告人态度良好,却在父母说话时刻意“针锋相对”,在返回羁押室前,又偷望父母背影。

“法庭上,父母大声呵斥被告人,但在庭审后,父母却询问能否再多给些时间筹借退赔款,来获得被害人谅解。”吕行菲感受到,这个孩子并非本性恶劣,父母也不是冷漠无情,却因为双方都不懂表达、不善交流、不愿示弱,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延庆法院少年法庭,吕行菲向孩子们普法。延庆法院供图

判决生效后,吕行菲积极开展延伸工作,到看守所对这个孩子开展判后帮教,向他释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帮他正确理解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疏导负面情绪,并劝导他吸取教训、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随后,吕行菲向这对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在延庆法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专家志愿者的引导、帮助下,这对父母也逐步意识到良好家庭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主动改进教养方式。在孩子服刑完毕后,吕行菲与专家志愿者又多次开展亲情修复工作。

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家庭的裂痕逐渐愈合,重回圆满。

吕行菲前往看守所进行判后回访。延庆法院供图

据介绍,《回归》不仅展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犯罪记录封存、判后回访帮教、亲情修复引导等少年审判特有的司法举措,还突出了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助推其他“五大保护”共同发力的过程,这是延庆法院“融合式”少年审判工作机制的生动呈现。

“我们向前一步、走远一些、多做一点,向所有的未成年人传递可看见、可感受、可理解的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情,希望那些曾经受伤的涉案未成年人都能在司法关怀下被爱、被理解、被帮助。”吕行菲认为,少审法官情深责重,对违法犯罪要依法惩戒,亦肩负教育挽救的重责。

据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回归》同名微电影正在紧张拍摄制作过程中,将于不久后和公众见面。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