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是一段永恒的传奇,在那片满是绽放的桃花园,正式拉开了三国大戏的序幕。 多数人只知道,“桃园结义”展现出来的是:忠诚、义气、勇气和信念的完美结合。 却少有人知道,这故事背后还隐藏着3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一、张飞,到底是不是杀猪的? 别急,先来看看当时的猪肉价格。 据汉代《盐铁论》记载:“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这就是说,养一头猪的收入,就相当于中等年景时的收入,可见养猪的收入还是挺可观的,成本就是成年男性半个月的口粮。 那杀猪、卖猪肉的收入,又怎么样的呢? 汉代猪肉主要的供给对象是贵族,由于养殖数量少,所以肉价高是必然的。 根据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中记载,武帝太初三年至东汉建武六年这一段时间里,当地的猪肉价格为100斤肉为700文钱。 通过铜钱跟金价进行换算,按现在金价的价格来计算,当时1斤猪肉价格,大约就是人民币250元左右。 由于东汉末年,粮食更加短缺,养猪的成本会更高,数量也更少,那么价格肯定比那个时期更贵的。 可见,杀猪、卖猪肉在当时可是一门暴利的行当,没有关系和渠道还真做不来的。 如果,张飞真是一名杀猪的,那绝对是当地的土豪,不仅有钱还有特权。 只是,这样有钱有权的人,为啥要等到30多岁才结婚呢? 根据《三国志》记载,张飞大概是十六七岁跟随刘备讨伐黄巾军的,那时候是公元184年。

张飞碰到他的老婆夏侯氏,是在公元200年,此时他已经30多岁了。 汉代正常结婚年龄,男大多十五六岁,女大多十四岁。像汉惠帝的皇后,不仅是他的外甥女,成婚时年龄只有11岁。 像张飞这样30多了还不结婚的,在当时基本都是没钱没权的普通百姓。后面碰到夏侯氏,对方之所以愿意嫁给他,是此时张飞已经闯出些名堂来了。 换句话说,早期的张飞作为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做起杀猪、卖猪肉的生意的。 二、现在结义拜关二爷,那“桃园结义”拜的又是谁? “关二爷在上,今日我兄弟在此结义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已经成为了经典。 那么问题来了,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刘备、关羽、张飞拜的又是谁呢? 按书上说的“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重点是“白马”,在那个时代经常用“杀白马盟誓”,最知名就是刘邦的“白马盟”。 那么,盟誓完了就要拜神了,这神又是谁呢? 《三国演义》里写“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说的是他们结义时拜的是天和地,即皇天和后土。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拜天地”,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苍天在上,后土在下”。 三、“桃园结义”在历史上,真有这事吗?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说到结义这事,但却有明确说明,三个人的关系非常的好。

先说张飞,书中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这里“飞兄事之”,就是把关羽当大哥对待。要是结义的话,不应该直接称二哥吗? 再看《关羽传》,徐州失守关羽被擒后,曹操派张辽去说降,关羽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在这里称刘备为“刘将军”,并不是“大哥”或“兄长”。 还有,关羽被吕蒙杀害后。曹丕问群臣,刘备是否会出兵为他报仇 侍中刘晔回答:“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这刘关张三人,在此时已经是三国知名人物了,要是三人真结拜了,外人必然会知道的。 但是,这边刘晔却把刘、关的关系说成“恩犹父子”,而不是结义兄弟,可见两人结义的事并不属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