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美国步伐,欧盟委员会企图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中方怎么能让欧盟肆意妄为?两份“大礼”,中方已经早早准备好了。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准备好了两个反制手段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而且针对不同的汽车企业所征收的税率还有所不同,例如对比亚迪征收17.4%,对吉利汽车征收20%,对上汽集团则是高达38.1%等等。

相关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我国的强烈反应。我国外交部的回应字少事大,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只说了短短一句话:“中国有必须捍卫的原则,那就是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也有必须维护的利益,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和中企的合法利益,为此中方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外交部话音刚落,不到24小时就有消息传出,中方已经准备好了两份“大礼”回赠欧盟。如果欧盟的终裁仍决定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那么这两份“大礼”必将会落在欧盟头上。

外交部的回应字少事大

实际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一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至少存在两个显著问题。一是为什么这项调查是由欧盟委员会发起的?正常来说,一般都是相关产业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出现了不合理的竞争行为,威胁到了自身产业,所以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向相关组织或平台提出调查。

可这件事情,就不是欧盟企业强烈要求欧盟委员会发起的调查,而是欧盟委员会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威胁到了欧洲的“国家安全”,从而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了这么一场荒谬的反补贴调查。

欧洲车企十分不认可欧盟这一行为。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初裁的当天,不少欧洲汽车巨头,例如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都表示了强烈反对。欧洲车企股票也在当天大面积走低,投资者也害怕欧洲车企被报复。

欧洲车企都没打算借用行政力量打压中国电动汽车,欧盟委员会又在着急什么?可见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车企的调查,并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而是政治行为。

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十分不合理

二是欧盟的调查既缺乏公正性,也缺乏客观性,还缺乏透明性。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欧盟这次抽样调查的中国汽车企业,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比亚迪、吉利和上汽,至于为什么抽取这三家,欧盟方面并没有给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其次,欧盟在调查过程中,要求这些车企提供的信息,很多都是涉及商业机密、企业隐私、核心技术的信息,甚至要求中企直接交出电池的配方,如果中企不配合,就会被征收38.1%的反补贴税,可见欧盟此举,简直就是强盗行为,把明抢摆在了明面上。

对于欧盟的强盗行为,我们不可能听之任之,中方在回赠欧盟两份“大礼”的同时,还顺便给欧盟上了一课,告诉欧盟什么才是合理合法的调查流程。

去年11月底,中国酒业协会曾向商务部提交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申请。今年1月份,商务部立案调查。看看,这才是合理合法的调查流程,由相关产业提出后,商务部着手展开调查,而不是像欧盟那般,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就发起调查。

欧盟白兰地大多销往中国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白兰地生产地,其中,对中国出口的白兰地几乎都来自法国。在欧盟白兰地在全球其他市场销量都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市场成为支撑其出口的关键。

因此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后,法国白兰地生产商第一个感到不妙,他们向媒体表达了担忧,并表示将会继续关注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反补贴调查的最终结果。

同时还有消息传出,前不久中国汽车业内人士提出,要提高大排量汽车进口暂停关税,来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这里的“大排量汽车”指的是发动机排量大于2.5升的汽油车,和我们平常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一旦中方真的提高了这一关税,那么大众、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首当其冲地会受到严重冲击。

由此可见,随着中欧经贸合作的日益紧密,中国可以让欧盟难受的工具很多,只是我们想不想用的问题。如果欧盟不主动破坏规则,坚持务实的对华合作态度,那么我们自然也用不着和欧洲企业过不去。

我们有很多种方式让欧盟难受

中方这两份“大礼”,虽说是回赠欧盟的,但其实也是提醒这些与中国合作的利益攸关方,该动起来了。目前,欧盟只是发布了初裁,并不是最终决定,那么在新关税法案正式生效的前这段时间里,欧盟还有机会放弃,这个时候,就需要欧盟内部成员国去发挥作用,比如中方预备反制措施涉及的法德两国。

如果多数欧盟成员国反对,这些关税措施也就无法实施,因此,一些欧盟成员国需要作出正确的决定,否则,中方的对等反制一定会落在欧洲企业头上。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