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要与中国对抗,要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加拿大了!9月19日,中粮集团向澳大利亚采购了九艘货船、总计54万吨的油菜籽。上个月我们刚向加拿大油菜籽征收临时关税。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去年进口量达640万吨,几乎都是来自加拿大。   九艘货船的订单刚敲定,加拿大西部的油菜籽种植户就坐不住了。这可不是普通的农产品交易,54 万吨的采购量背后,是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用脚投票的清晰态度。   这笔来自中粮集团的订单,目的地指向澳大利亚。而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刚对加拿大油菜籽启动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 75.8% 的保证金。对依赖中国市场的加拿大农业来说,这记组合拳来得又快又准。   谁都知道,过去加拿大在全球油菜籽贸易里占着特殊位置。中国每年进口的油菜籽里,九成以上都来自这个北美国家,2023 年一年就运来了 505 万吨,撑起了该国近六成的油菜籽出口量。   这种高度依赖的关系,让加拿大在贸易政策上有了底气,去年 10 月跟着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 100% 关税,紧接着又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 25% 关税。   但他们没算到中国市场的替代能力。作为世界最大的油菜籽买家,中国的进口选择从来不止一个。澳大利亚早就在一旁做好了准备,这个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2024/2025 年度的产量预计能涨到 610 万吨,刚好能补上缺口。   更关键的是,中澳之间的植物检疫框架已经接近完成,为这批订单铺平了道路。加拿大的反应称得上手足无措。萨斯喀彻温省省长带着议会秘书紧急访华,把油菜籽问题当成最紧迫的任务。   要知道,该省是加拿大油菜籽的主产区,当地 4 万名种植户人均已经损失数万美元,收获季到来时,还得面对不断下跌的市场价格。   更尴尬的是加拿大内部的矛盾。西部省份已经开始施压联邦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想用 “汽车换油菜籽” 的方式挽回市场。   可这步棋走得格外被动,毕竟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经延长到 2026 年 3 月,临时关税随时可能变成永久性措施。   其实中国的动作一直有章可循。早在 2024 年 9 月就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证据很明确:加拿大油菜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导致国内相关企业亏损额一年暴涨近十倍,2023 年亏损达到 101.63 亿元。这种精准打击,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保护了国内产业。   市场的反应比政策更直接。自从调查启动,中国买家就开始削减加拿大油菜籽采购量,12 月的预订量从之前的 86.3 万吨跌到 25 万吨。   与此同时,国内榨油厂开始调整原料结构,有的改压大豆,加上国产油菜籽在政策扶持下产量稳步提升,进口依存度正在慢慢降低。   现在再看这笔 54 万吨的订单,更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的进口需求一直都在,2023 年全年进口量达 549.4 万吨,但需求不等于没有选择。过去加拿大靠着高份额形成的贸易优势,在单边关税措施下已经逐渐瓦解。   澳大利亚显然抓住了机会。虽然此前因为种种因素不是中国进口的首选,但随着产量回升和合作推进,正在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有贸易商透露,这已经是 2020 年以来中国首次大规模采购澳油菜籽,后续可能还有更多订单。   加拿大的种植户们或许还在等消息,但市场窗口期不等人。油菜籽的用途太广,从食用油到动物饲料再到可再生燃料,每个环节都等不起。中国市场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稳定的贸易环境比短期博弈更重要。   这场贸易格局的变化里,没有意外。当一个国家把贸易政治化,忽略对方的市场地位和替代能力,就难免要承担后果。54 万吨油菜籽背后,是买家的选择权,也是市场的公平法则。   你觉得加拿大接下来会调整关税政策吗?澳大利亚能稳坐中国油菜籽进口的头把交椅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