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称今年A股股民人均赚2.22万

相信国运,相信牛市。回顾中国A股市场的历次牛市,几乎都离不开宽松的货币政策;但2025年这轮牛市,在我看来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还存在新的内部驱动力——核心便是大国崛起的国运。

或许谈到这里,很多朋友会觉得过于空洞、宏大,与股市缺乏直接关联,接下来我将从几个角度展开分析,或许你会发现,“国运牛”正是此次股市牛市的重要逻辑之一。

首先,从制度环境的优化来看。2024年之前,中国刚经历三年疫情,疫情期间国内对教育培训、游戏、平台经济等领域出台了一些总体来看对相关行业发展有所抑制的政策。但进入2025年,2月中国最高层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与最高层进行了直接会谈。

在我看来,此次座谈会意味着中国在制度层面再度发力,开始纠正并扭转过去的相关局面,为民营经济、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广阔赛道,堪称“国运牛”在制度层面的标志性事件。

其次,聚焦高科技领域的突破。2024年之前,拜登政府在2022至2023年间先后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并针对算力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中国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美国不仅自身对中国设限,还拉拢日本、韩国、荷兰及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全球高端前沿科技领域对中国形成围追堵截,中国面临的压力显著加大。

此外,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成功前,曾在竞选期间发表诸多对华不友好言论,包括宣称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等。

但2025年元旦前后,局面开始转变: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代表的技术异军突起,其成本低廉,综合性能指标位居全球前列,一度成为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第一的大模型。

此外,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表演秧歌舞,让原本“高大上”的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此后,宇树科技、国内的优必选、致远等机器人企业相继发力,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北京、上海等城市还围绕机器人举办跑步比赛、各类运动会等活动。

可以说,中国在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在美国围追堵截的背景下实现突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高科技产业开始“突出重围”。

在DeepSeek之后,阿里巴巴的“千问”大模型、小米与阿里巴巴的自研芯片、腾讯的“元宝”大模型等也相继取得进展,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在以人工智能(AI)、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的持续突破。

从市场层面看,一系列算力芯片企业也陆续启动上市进程,尤其是头部企业的产品,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已追平甚至超过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芯片。结合这些变化不难发现,经过多年厚积薄发,中国除了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高铁等相对成熟的先进制造业领域实现全球领先外,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半导体相关产业也开始快速追赶——这正是“国运牛”的另一层核心含义: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异军突起。

第三,从大国综合实力与国家安全的维度来看,以9・3阅兵为代表的系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展现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彰显了大国崛起的强劲势头。

第四,需注意,热战的爆发往往意味着相关国家或地区在竞争中已无明显优势。《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一观点表明,在国家间博弈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策略。

俄罗斯虽曾与美国并称为超级大国,但在与乌克兰的冲突中,不得不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事——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每天战场损失近1亿美元,不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也在一定程度上掏空了俄罗斯的国力。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通过系列军事演习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此后中美关税谈判的推进也相对顺利。

此外,中国针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措施采取对等反制,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体现,成为“国运牛”的又一标签。当时,特朗普政府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而唯有中国有能力实施对等反制——日本、韩国、欧元区、印度及东南亚多数国家面对美国单方面霸权,均缺乏有效反制手段。

通过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多次博弈,中国大国崛起带来的民族自信日益凸显,而这些积极信号均能映射到资本市场。

因此,这一轮A股牛市,除了传统的货币政策驱动外,“大国崛起”带来的“国运牛”无疑是新的核心亮点。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