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导读
据《纽约时报中文网》发布的信息报道显示,美国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芯片,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一决定放弃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筹码:对全球算力供应链的控制权。它让一家企业获益,却牺牲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市场博弈
2025年8月,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AMD恢复对华出口部分AI芯片,例如英伟达的H20、AMD的MI308。但在出口的过程中,附加了苛刻条件:两家企业需将中国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财政部,以换取出口许可证。这相当于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和AMD两家企业,施加了额外15%的关税。
美国政府的这一安排被业界称为“芯片税”,创下美国出口管制史上“以收入分成来换取出口许可证”的首例。
据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进行分析称,英伟达和AMD将部分收入进行上缴,这有很大的概率会转移成本,直接抬高H20、MI308的整体市场售价。
过于高昂的产品售价,将会迫使中国的阿里、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公司重新考虑是否采用国外的芯片。使用海外芯片,将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推动企业的资本开支向国产品牌靠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AI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速度。
现在国产ai芯片所存在的劣势就是产能受限,无法拿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国内厂商训练ai技术的需求。想要不在ai领域落后太多,只能是选择采购英伟达和AMD的算力芯片。
虽然H20芯片是英伟达针对于中国特供的产品,其最高算力只有H100的30%,但是这可以有效缓解阿里、字节等公司的硬件缺口。
美国处于算力供应链的顶峰位置,具有英伟达和AMD两大涉足ai硬件的企业。而中国在ai领域的市场规模持续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显示,到2026年,国内ai芯片的市场规模将会突破3000亿元,GPU、FPGA等高算力芯片将会成为重点推进的项目。
H20芯片本身就是针对于中国特供的产品,其核心的销售市场只有中国。英伟达与美国政府签订15%上缴收入的协议,其本质上还是为了快速清除H20的库存,美国政府还可以从中获得一大笔的经济收入。
根据出口管制的产业专家指出,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美国公司以同意支付收入份额的方式来获得出口许可证。不过这一安排符合特朗普政府一贯的做法,敦促企业采取国内投资等措施,以避免关税并为美国带来就业和收入。
产业竞争
英伟达的算力芯片,加上其开创的CUDA技术生态,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堪称垄断级别的产业优势。
2021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ai芯片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如今英伟达的中国市场占比已经下滑到了50%,其中国区的总营收占比也从26%下滑至13%,英伟达急需要拿到美国的出口许可,将特供的芯片销售给中国企业,以此来抢占中国市场。
虽然美国已经给予英伟达出口许可,但是中国部门为了信息安全,要求英伟达提供产品安全的证明材料,以此来说明英伟达的H20芯片没有被美国政府部门植入追踪定位系统。只有在完全确定了产品没有存在泄露信息的隐患之后,中方才考虑允许H20芯片在国内销售。
在多年前,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封锁了美国芯片的对华出口,禁止中国企业用美国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科技产业,以此来拖慢中国在先进芯片领域的发展。
但是随着华为昇腾、海光信息、寒武纪等中国ai品牌的发展,中国在ai产业中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根据国际半导体机构Techinsights所发布的产业报告指出,如果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口关税维持在100%甚至是高于100%的情况,全球半导体的市场将在2025年缩小10%,市场规模降至6960 亿美元。到2026年则进一步降至5570亿美元,相比于10%全球关税的基准情景预测的8440亿美元市场规模,暴跌约34%。
产业规模的下降,直接影响的就是企业的整体收入。
中国市场是目前国际层面对ai技术需求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单纯的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为了压制对方的技术发展进行产业断供,这对于自身的产业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损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