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谁的家中若有不好好学习的熊孩子,父母常常无奈地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只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有人举手抗议了,他认为学习与健康是两不误的。此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济南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学霸之一——伏生。 一、早年苦读 伏生,字子贱,济南(今山东章丘)人,原名伏胜。秦汉时期,“生”是对文化人的尊称,伏生也就是“伏先生”的意思。后代人又尊称他为“伏夫子”。这个称呼实际上也意味着他的地位是可与孔夫子、孟夫子相提并论的。

在古代,文化人必读的书就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在秦汉时,人们只要能够精通其中的一本书,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伏生实际上出身文化世家,他是孔门弟子轌子贱的后裔。可能是祖上遗传的文化基因太好了,所以他也好学不辍,尤其精于《尚书》。 依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他为了能够熟读《尚书》,专门把自己关在阴暗潮湿的“小黑屋里”,腰上缠着一根长80尺的大绳,读完一遍就在绳上打个结,很快绳就上就打满了结。凭着这种刻苦精神,他成为了秦汉之际精通《尚书》第一人。 二、“暴秦”的风雨 秦始皇统一后,广泛招揽天下人才,专门征召了70名博士,伏生就是其中一员,担任秦始皇的政治顾问。按照这种剧本,他大概也就是任劳任怨,好好工作,平平安安退休。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过了没几年,秦始皇发现很多读书人不满现在的治国方针,总是背后诋毁自己。大怒之下,下令“焚书坑儒”,将很多不合于秦朝政策的书都烧掉了,还杀了不少读书人。好在伏生有先见之明,早就辞职回老家了。

伏生虽然带着自己喜欢的《尚书》回到了家中,但是他迫于秦始皇的诏令,也不敢公开地读书了,只能偷偷地把《尚书》藏在自己家的墙中,靠种地过日子。又过了没几年,秦始皇去世了,胡亥继位。这位秦二世天天修宫殿,征发徭役,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只好开始反抗。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战争是残酷的,各地烽烟四起。伏生被迫离开家乡,到处避难。等到汉朝建立后,惠帝刘盈解除了挟书令,他又回到家中,把《尚书》从墙壁中拿出来,发现少了几十篇,只留下了29篇。他也就用这残缺不全的《尚书》在齐鲁一带讲学,收了不少学生,比较出色的有欧阳生和张生两人。 三、伏生传书 到了汉文帝时,伏生因为保存教授《尚书》之功而被朝廷征召,又被人称为“伏征君”。此时他已经90多岁了,两眼昏花,路都走不了了,实在不能进京。汉文帝就派遣主管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前来济南,跟随他学习。可惜的是,伏生因为年龄太大,而且说的又是山东方言,作为河南人的晁错好多听不懂。想想现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真是太给力了。

幸亏伏生有一个聪慧好学的女儿,名叫羲娥。她将父亲的话转述给晁错听,晁错再记下来。在三人的合作下,伏生终于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晁错。晁错是用汉代流行的隶书记载《尚书》的,因而被称为《今文尚书》。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有人发现了用篆书写的《尚书》,称作《古文尚书》。后代读书人能够有机会拜读《尚书》,伏生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伏生出生于战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前161年),享年99岁。他一生经历周赧王、秦始皇、胡亥、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六个皇帝,堪称独一无二的长寿学霸,简直是“学习使人长寿”的代言人。 因为伏生的传奇经历,尤其是他拼死保护传承儒家经典《尚书》,这种“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深受后人敬仰。2005年12月,北京国安剧院首轮演出了新编历史京剧《伏生》,浓墨重彩了再现了一代大儒的不平凡人生,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济南长寿学霸的辉煌经历,实在是一大盛事。

(作者:浩然文史·还君明珠)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