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最让人提神的一句话,估计就是三月份两会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那句掷地有声的表态了。当时他对着全世界的镜头,一字一句地说:台湾在联合国里的唯一称呼就是“中国台湾省”。
咱们大陆这边,过去官方文件和发言里,为了体现最大诚意,多用“台湾地区”、“中国台湾”这些相对柔和的词儿。怎么到了2025年的今天,突然就撕掉了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直接把“省”这个定位给钉死了?
简单说,是时机到了,牌摊开了,没必要再跟你兜圈子了。中国的战略布局,早就已经越过了那道浅浅的海峡,放眼的是整个全球格局的变动。
谈判桌的另一边,椅子已经空了
咱们先回顾一下,过去为什么不这么强硬?根子上是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个大方针。从邓公提出这个伟大构想开始,大陆就一直抱着最大的耐心和善意。什么叫“一国两制”?说白了,就是承认现实差异,给你留足了空间。在谈判桌上,台湾的地位、名号,甚至未来的行政划分,都是可以商量的。是叫“特别行政区”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形式,只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谈。
那时候,我们是真心实意想通过经济融合、文化交流,把两岸的心拉近。各种惠台政策给得毫不含糊,就是希望台湾同胞能感受到,咱们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
可问题是,谈判是两个人的事,你总不能一个人演独角戏。从2016年民进党上台开始,这盘棋的走法就变了。尤其是赖清德上任后,更是把“两国论”当成了自己的政治资本,不断试探大陆的底线。他们不光是在嘴上喊,更是在实际行动上搞切割。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9年强行推出的那个“108课纲”。这玩意儿的杀伤力,比任何政治口号都大。它直接把完整的中国史从历史教科书里抽掉,塞进了“东亚史”的一个小角落里。以前课本里,孩子们学的是“我国”的唐宋元明清,现在变成了“中国”的某个朝代。文言文的比例也一压再压。
这么搞了六年下来,效果怎么样?台湾的新一代年轻人,对大陆的认知越来越模糊,甚至产生敌意。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割裂观念。这就是釜底抽薪,在文化和民族认同上刨根。
当对方已经把谈判的大门一脚踹上,还指望着用过去的温情去感化,那就不是善意,而是天真了。所以,直接挑明“台湾省”,就是对这种“去中国化”行径最直接、最明确的回应:别再做梦了,和平统一的窗口正在被你们亲手关上,模糊地带已经不存在了。
外部的“拱火”,让我们下定了决心
如果说岛内的“离心力”是内因,那外部势力的不断搅局,就是把我们往前推了一把的外力。
美国在这件事上,扮演的角色实在不光彩。联合国2758号决议,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自197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个决议不仅解决了中国的代表权问题,也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干净彻底地解决了台湾在联合国的地位问题。
但美国偏要揣着明白装糊涂。2023年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那个所谓的“台湾国际团结法”,公开叫嚣说2758号决议只解决了中国代表权,不涉及台湾地位。这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紧接着,欧洲一些国家也跟着起哄,2024年10月,欧盟议会也通过类似决议,呼吁什么“重新解读”。
他们想干嘛?无非就是想把台湾问题“国际化”,把一个中国的内政问题,炒作成一个国际争端,以此来牵制中国的发展。台湾当局呢,还乐得配合,以为找到了靠山。外交部长林佳龙甚至公开说,“什么都可以谈,但前提是把台湾当国家”。
面对这种内外勾结的局面,我们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模糊”表述,就会给外界造成一种我们底气不足、立场可以动摇的错觉。所以,王毅外长那句“台湾省”,既是说给“台独”分子听的,更是说给那些心怀鬼胎的外部势力听的。这是一次战略清晰度的展示,告诉全世界:中国的红线在这里,谁也别想踩。
超越台海的底气:这不是恐吓,是实力
当然,敢于把话挑明,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得有实力。而今天中国的实力,早已让台海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咱们看看军事这块。这些年,中国的军费投入和装备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海军方面,我们已经进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山东舰,再加上2022年下水、采用电磁弹射的福建舰,三支航母编队足以在西太平洋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此外,60多艘驱逐舰、40多艘护卫舰,让我们的舰队规模和质量都稳居世界前列。现在,我们的军舰在台海周边的巡航已经常态化,所谓“海峡中线”早已不复存在。
空军方面,歼-20隐身战机的数量已经超过400架,足以在局部空域形成绝对优势。加上大批量列装的歼-16多用途战机,我们的空中打击能力,已经不是吴下阿蒙。2025年这几场围台军演,战机编队呼啸而过,雷达牢牢锁定岛上目标,这已经不是演习,而是实战前的预演。
而真正的王牌,是我们的火箭军。射程超过4000公里的“航母杀手”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部署数量超过250枚,足以让任何想要干涉的航母战斗群,在1000公里外就望而却步。速度高达10马赫、无法拦截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更是让岛内的任何军事设施都变成了透明的靶子。
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底气。这种底气意味着,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美国兰德公司2024年的兵棋推演,18次模拟美军介入台海冲突,结果是18次惨败。为什么?因为在自家门口打仗,我们的后勤、动员和火力密度,是远道而来的美军无法比拟的。
更不用说我们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2024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14亿吨,这个数字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一旦有事,我们的战争机器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任何对手都得掂量掂量。
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的布局早已超越台海。我们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攻下”一个岛,而是如何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应对可能来自全球范围的挑战,是如何在统一之后,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一句“中国台湾省”,看似只是称谓的变化,实则是中国国家意志、国家实力和国家战略发展到今天,一个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过去,我们给过机会,留过空间,那是同胞之情,是战略智慧。现在,我们把话挑明,把底牌亮出,是因为形势变了,耐心也有限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绝不能触碰的底线。
这盘棋,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希望岛内那些还在做着“倚美谋独”大梦的人,能早日看清现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统一的大势,不是任何人和任何势力能够阻挡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