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剧《》正在优酷热播,该剧由一桩横跨八年的锅炉焚尸案勾连出新的案件,揭示了乡土熟人社会背后的人性裂痕。硬核推理的手法回归了真正的“悬疑”本色,观众津津乐道深挖剧中细节,讨论角色的命运与行为动机。

《沙尘暴》编剧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打磨这个故事,整整用了三年时间,从最初的灵感碎片,到反复推倒重来的大纲,再到一点一滴抠细节的剧本,每一步都在和自己较劲。但她更想强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破案故事。“我想借一座边陲小镇,讲讲我们这个时代的沙尘暴——当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那些被留在原地的人们,他们的命运、困境和挣扎。剧中王良、刘盈盈、孙彩云这样的角色,他们身上既有小人物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又带着熟人社会特有的狡黠和温情,这种矛盾感就是我想呈现的时代切面。”赵冬苓说,悬疑剧不应只是一场解谜游戏,更应是一面照见时代与人性的镜子,“希望《沙尘暴》能成为这样的镜子。”

文艺作品也应该关照被时代抛下的落伍者

赵冬苓是我国著名电视剧编剧,众多家喻户晓的作品中也不乏《警察荣誉》《无所畏惧》《以法之名》等司法相关题材,“尽管这是我第一次写悬疑剧,但我觉得好像已经为这一天准备了多年”。她从小对悬疑类型故事有所偏爱,《福尔摩斯探案集》、日本推理小说、同题材美剧等都有大量涉猎。但是赵冬苓更在意的是塑造人物,以及在逻辑严谨的前提下找到清晰的主题。

《沙尘暴》的缘起来自多年前采访过程中,检察官向赵冬苓介绍的一个真实案例。“锅炉里突然掉出一具尸体,漫天的煤灰裹挟着真相扑面而来,那个场景在我脑海里深深扎根,于是想要开始倒推故事。”剧如其名,“沙尘暴”不仅体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更隐喻了熟人社会间,被黄沙遮蔽的残酷真相与人性。“我设定了一个边陲小镇,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里面的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剩下的人在苦苦寻找出路,与命运抗争。”

谈到主题确立的初心,赵冬苓说,她创作过很多主旋律作品,这些作品的目光主要投向挺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这样的人物确实值得我们塑造,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榜样。但是那些落伍者呢?那些被时代抛下的人呢?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痛苦有谁看到?这是我过去在写其他作品时经常想到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沙尘暴》补上了我这个遗憾。”

段奕宏、的表演令人惊艳

谈到剧中人物的塑造,赵冬苓说虽然片长只有12集,但她着重塑造了将近十个人物,每一个都有历史,有正在进行的行动,有他们细腻的心理冲突。

其中她非常喜欢的是王良和刘盈盈这组复杂的关系:王良完全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人物,从小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也没学会如何爱。他可以说从来没有见识过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人和人之间正常的关系。正是因为他的愚昧和善良导致了悲剧。刘盈盈这个角色则倾注了赵冬苓和导演很多心血,“一个非常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她本来有大好的前途,最后被迫成了牺牲品,但她在绝境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赵冬苓另一个非常喜欢的女性形象是孙彩云,“她是影视作品中很少见的一个女性形象,没有任何顾忌,还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说,《沙尘暴》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孙彩云的想象力有极大关系。”

赵冬苓还特别提到了演员的表演。尤其是男一号警察陈江河的扮演者。“因为这一类罪案故事中,主要的故事都在犯罪嫌疑人身上,警察特别不容易演出彩。我觉得陈江河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和段奕宏的塑造有绝对的关系。他赋予了这个西北糙汉鲜活的生命力。”女一号张佳宁过去在影视剧中都是乖乖女、邻家小妹形象,刘盈盈是非常大的一次突破。赵冬苓也表示一开始主创团队并没有觉得张佳宁适合这个角色,“她之所以出演,是因为她的热爱打动了我们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可以说热爱是第一生产力,张佳宁的表演非常令人惊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