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宗室世家,代代承袭荣华富贵,这似乎是他们唯一的人生目标。而他不仅没有伯父那样的封爵,父亲更是无任何头衔。在这万千宗室间,他不紧不慢地准备科举,终于在第三次会试中中得进士。
       他步履平稳,由翰林编修做起,一路升迁为侍郎。他或许不及他那些早早得到头衔、封地、世袭俸禄的兄弟们引人注目,但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踏实。他,正是清朝康熙帝的玄孙——爱新觉罗·绵文。


       一、青年时期:拥有荫生资格却在科举中落第
       1847年,绵文在北京出生。按照辈份,他与道光帝属于同一字辈,都是康熙的玄孙。与很多得到皇亲国戚封赠头衔的宗室不同,绵文的父亲爱新觉罗永良并无任何爵位。永良本是庶吉士出身,后来晋升为三等侍卫、侍卫班长,最终官至城守尉。
       城守尉虽然也是个小官职,但对于一个没能承袭任何头衔与荫蔽的宗室后人来说,永良的仕途已属不易。更何况,他还是清初就跟从清廷南下的满洲正黄旗人。
       按理说,没有爵位的绵文并不具备科举荫生的条件。然而在1875年,年仅28岁的他却获得了一个转机——皇帝赏给他一个文举人的荫生名额。这意味着,他获得了不需要层层考试,直接参加京城会试的殊荣。


       之所以获得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是皇室对永良这位忠心耿耿的宗室后人的恩赐。获得荫生资格后,绵文开始了科举生涯。清朝的科举制度复杂严苛,足以让人望而生畏。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很多举子都选择了半途而废。
       然而绵文却没有气馁。他闭门苦读,备考不辍。作为一个文科生,他酷爱诗词,广泛涉猎古今典籍。他虽不及常人机敏聪慧,却极其刻苦用功,这成为他笔耕不辍的最大资本。


       只可惜,前两届会试,他都没有考中,沦为落第者。当时的清朝科举分为“文”“武”两途,文路考试于四月举行,武路考试于八月举行。相比之下,文试的竞争则要小得多。然而即便条件比较宽松,绵文在头两次会试还是没有成功。
       第三年,在经历两次失败后,绵文终于在光绪三年四月会试中考中了进士,这使他欣喜不已。考取进士为一个举人而言是人生巅峰。那一年,绵文已经三十有余,比大部分中式的举子要老上许多年。但对于这个出生在宗室世家的他而言,这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


       二、壮年时期:由庶吉士做起,步步升迁
       进士及第后,年仅30岁的绵文很快就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职。翰林院是管理文化教育的国家机构,庶吉士是可入值乾清宫备用的官员。这是他仕途生涯的起点。
       任职翰林院,意味着绵文正式步入仕途,成为大清王朝的一名官僚。当年皇帝见他考中进士后,特意在宗室大会上表扬了他,这无疑增强了绵文在宗室中的声望。


       三年之后,绵文升为翰林院编修。编修不仅地位崇高,也意味着他正式进入朝中决策核心圈层。作为编修官,他开始负责帮皇帝起草诏书、谕旨,以及研读天下奏折。
       在担任编修期间,绵文勤勉作风,深得皇帝赏识。他编撰谕旨条理清晰,措辞恰当大方,颇有文采。这也让他在朝堂上渐渐取得了一席之地。此后八年间,绵文继续在翰林院内服役。1884年,37岁的他迎来更大的升迁——被授予侍读学士衔。


       翰林院学士分东、西两馆,各设十二名学士。东西学士不仅地位崇高,也常随皇帝出入学习讲读,担负教导皇帝、辅佐朝政的重任。可以说,学士们与皇帝的接触十分频繁,关系十分亲近。学士升迁条件苛刻,要求都必须是朝中官员,三品以下不得担任。而绵文正是凭借自己多年的朝中功业,逐步升入这样的高位。
       此时距离他考中进士也已过去整整十四年。比起那些凭借家世官拜一品大员的宗室,绵文的仕途显得十分平稳。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的庶吉士做起,经过长时间的磨练,逐级升迁。并没有人能够质疑他是否就是因为是“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才获得如今的地位。


       三、官场生涯:出任安徽学政一展抱负
       1897年,51岁的绵文迎来人生一个新的台阶——他被授予礼部侍郎衔,充实全境选派学政经验官员的人选清单,很快便会出任安徽学政这一要职。自古文官最高荣誉就是“宰相”,然而拜那权责过重之赐,学政一职往往不若想象中光鲜。面对日益庞大复杂的学政事务,绵文恐怕也难以驾驭。
       但即便如此,能以朝中大员的身份回馈故乡,绵文心中大抵也十分欣慰。学政蓝图勾画,综治全局。到任不久,绵文便提出了改革安徽学政的设想。他认为学政官不仅要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也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关心人才培养。


       其时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许多维新派官僚开始在地方办新式学堂。绵文亦认同西方先进理念,主张在安徽大力推广西学,学习外国的教学模式。在他任内,安徽的很多学堂开始使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作为学政,绵文不遗余力理清教学大纲,整顿地方学校,维护教育体系。他与学部尚书多有来往,为争取更多经费开支和教学资源而奔走呈请。可以说,绵文上任后为安徽学政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两个儿子也跟随他来到安徽求学。
       大儿子进入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科技,二儿子则进入安徽最高书院。绵文勤勉尽职,务求为本地学政事业带来新的气象。即便远离故乡数十年之久,他仍然牢记皇恩,报效大清。正是这种维系起当代社会的传统文人气节,让绵文在当地士子中备受推崇。


       四、暮年时期:功成身退两袖清风
       自赴任安徽学政后的七年间,绵文一直勤勉尽职。他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整顿地方学校,维护教育体系。1906年深秋,绵文以近60岁高龄离开人世。临终前,他留有遗训,盼儿孙们在这变局迭代间不忘本心,亦可成大器。
       他不仅是最后一位去世的“绵字辈”玄孙,也成为唯一一位离开这人世的安徽学政。绵文的大儿子爱新觉罗·奕元,后来也做了一名朝中官员。但终其一生,奕元的最高衔也不过是宗人府的副理事官而已。


       或许正如那句话所说,权贵们往往无法像普通人那样活得长久。绵文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大功绩,他的最高官职也不过是个刺史。但在这风云变幻、潮起潮落的年代,这样的平稳离去,也许才是他人生中最高境界。
       他未尝不是一位让人钦佩的宗室后人。人说清末洋务运动开启后,满族宗室越发衰落。其实不然,传至绵文这一代,他们依然在担负着推进时代变迁的重任。


       结语
       历史并不缺乏英雄人物,但像绵文这样平实踏实的知识分子,也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就是我们不应该遗忘他的原因。纵然他毕生最高官职不过个刺史,但在人世间,仍留下了一笔脉脉善良。这便足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