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片争吵声中,欧盟揭晓了中国电动车强行征税的决议结果,税点高达38.1%。在对外声明中,欧盟强行为自己辩解,指出中国电动车之所以价格低廉,是因为受到国家不公平补贴的影响,这导致大量低价电动汽车涌入欧洲市场,从而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欧盟采取征税措施以期纠正这一局面。但事实上,欧盟此举明摆着就是“打不过就耍赖”,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

此消息一出,不仅遭致了中国的强烈反对,还在欧洲范围内引起了轰动。而这其中,要属德国的反对声最为强烈。在这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曾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德国汽车行业从中国市场获益颇多,不希望影响对华合作。此外,匈牙利方面也表示,欧盟应该支持贸易自由化,而不是以调查之名,行征收关税之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出上述举措以后,欧盟特意在声明中强调,如果在7月4号之前,中国仍然拿不出让欧盟满意的解决方案,该决议将自动生效,并将在四个月后决定是否要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永久性关税。也就是说,这件事并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关键就在于中国能做出多少让步,但还没等中国开口,欧盟便先按耐不住了。

(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

就在中国想应对之法之际,《政客》网站率先披露了一则消息,称从知情官员口中了解到,欧盟之所以不顾内部成员反对强推关税决议落地,表面上是因为要保护欧洲汽车产业,实则是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即想以此为筹码,迫使中国车企组建合资企业,并与欧洲本地的电动汽车品牌分享先进技术。绕了这么大一圈,欧盟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要知道,长期以来,西方总是指责中国搞“强制技术转让”,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的老手。

当西方国家面临来自中国,或者其他新兴市场在科技和制造业方面带来的冲击时,他们往往不会选择正面竞争,而是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其中最常用的一招就是以“产能过剩”为借口,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加征高税,迫使对方放弃重要技术,以便能进入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业,并且在全球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例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均是全球电池生产的佼佼者。而相比之下,虽然欧洲也努力提升本国的电池制造能力——例如推出了“欧洲电池联盟”,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成本效率方面,都还跟中国有一定的差距

(比亚迪参加慕尼黑车展被包围)

此外,中国还控制着对电动汽车制造至关重要的关键原材料供应链,这也给欧洲企业造成了依赖外部供应的局面,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例如,在中国去年决定限制镓和锗的出口以后,欧洲国家包括美国至今都在世界各地找新的矿产,避免被中国卡脖子。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欧洲的电动汽车行业在品牌、设计和工程技术等方面有其优势,但在电池生产、技术创新等关键方面,普遍被认为落后于中国。

但欧盟如果认为,通过征税就能让中国将关键技术全盘托出,未免也太天真了。

首先,正如欧盟所强调的那样,中国电动具有无法比拟的价格和技术优势,就拿比亚迪这样拥有强大整合能力的企业来说,即便是欧盟将关税提高40%到50%,也无法阻止其获得更大地市场份额。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猪肉市场)

而且,欧盟有一点没搞清楚的是,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靠低价策略了,而是可以快速搬迁、快速复制快速扩张的制造业优势。所以,即便欧洲市场对我们关上了大门,我们还可以培育非欧盟市场,比如东南亚、拉美和非洲,加快我国车企的出海进程

同时,我们也可以推出对等的反制手段。例如,在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强征关税之际,中国也决定要对原产于欧盟成员国的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结果没过多久,西班牙和丹麦就找上门来,希望中国能慎重考虑。毕竟仅去年一年,中国就进口了超60亿美元的猪肉产品。中国此举,可谓是精准戳到了欧盟的痛处。

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靠出卖技术来换取市场。退一万讲,即便欧盟要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封锁,中国的汽车企业仍然拥有充分的竞争力,可以依靠技术和创新力量突破困境,这是我们的实力所在。欧盟最终会认识到,在这个领域对中国采取挑衅是错误的选择,他们也终将为此错误决策承担后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