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再加上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对三国故事加以修饰,让后人对三国历史非常着迷。民间流传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就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有着太多的阴谋阳谋,心思缜密的令人可怕,但是其中武将们的勇猛事迹又是另一种风格。 魏延

《三国演义》总体倾向于蜀国,对蜀国武将的描述也最详尽,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坐镇,还有魏延、姜维等名将,然而最终还是由于后继无人被魏国吞并。很多三国迷都设想,如果魏延不死,继续和司马懿较量,蜀国的胜算有多少?

魏延是蜀国后期为数不多的将才,论武力和韬略,在当时都是一流的存在。但是诸葛亮在魏延归降的时候就曾经说过,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因此对魏延一直没有重用。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蜀中人才匮乏,不得已只能重用魏延。

魏延曾经向诸葛亮提出兵出子午谷,效仿古人,直倒长安,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后人分析,如果按照魏延的计谋行事,很有可能改变历史。诸葛亮临死前,料定魏延必反,于是安排杨仪后事,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魏延主张继续与司马懿抗衡,而诸葛亮的意思是退兵。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此魏延经常埋怨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认为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计出子午谷),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据《洋县志》记载,魏延在防守汉中时长期布署了“重门之计”。此“重门之计”并非重于城门的防守,而是于汉中险要之地,东、南、北门、等各路关口、隘口,设下大型防御工事,皆以强将锐卒守御,工事中弩兵可强弩齐发,隘口下可轻骑疾行,并可相互救援、接应,以精锐部队防御反击的策略。

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握军权,秘不发丧,并令费祎观魏延之端倪。魏延说:“丞相虽然亡故,但还有我在。只需丞相府上亲近之官属便可将丞相遗体还而葬之,我当自率领诸军击贼(魏军),怎么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前军师)是何等人物,居然还得要为(长史)杨仪所部制约,为其断后!” 费祎于是对魏延道:“当为君抓住杨长史(杨仪)及其手下一干文吏,以散杨长史之军权,必不违背命令。”费祎出门后便骑马奔驰而去,魏延寻思,并为此感到后悔,但欲追之已经不及。 同时魏延亦派人打探杨仪的动态,得知杨仪已经依亮成规,诸营帐皆陆续引军而返。魏延大怒,趁着杨仪所部还未进发,遂先率领其所部南归,并烧毁栈道阻断杨仪南归之路。 之后,魏延、杨仪皆上奏对方叛逆之意,一日间都飞缴致成都。后主以之问侍中董允、留营长史蒋琬,两人都怀疑魏延而保杨仪。 杨仪等人经由山谷通道,日夜并行,亦追迹于魏延之后。魏延先至并占据了南谷口,遣兵逆袭杨仪等人,杨仪等人遂命讨寇将军王平(何平)在前抵御。 王平对魏延及其先行部队骂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部下将士认为错误在魏延,不敢为其卖命、军队溃散。魏延于是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杨仪派平北将军马岱追斩之,如果蜀汉当时不杀魏延,让其掌握兵权,面对司马懿魏延也是很难讨到好处。魏延的性格比较激进,属于猛打猛攻的类型,而司马懿恰恰相反,他老谋深算、做事考虑的非常周密,魏延只要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蜀国也不会有多少胜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