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还远没到收尾的时候,最近与美国走得很近的日韩,成了特朗普的首要目标之一。

收到特朗普“威胁信”,韩国召见中国大使,想请中方给支个招

【特朗普对日韩发出“威胁信”】

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日韩的信件,表示将自今年8月起,对所有进口自日本和韩国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他还警告,如果日韩敢还手,那就等着更狠的惩罚。

面对特朗普这封“下马威”式的信件,韩国方面显得有些慌了。李在明办公室则表示会加快动作,尽量在既定日期前与美达成协议。

显而易见,韩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十分焦虑的状态。而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似乎成为了韩国的“救命稻草”。

根据韩联社的报道,在特朗普发出“威胁信”的同一天,韩副外长朴润柱紧急会见了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虽然双方并未明确这个所谓“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但结合此次会谈的时机,不难猜出多半指的就是关税问题。

对于李在明政府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极大。李在明上任刚刚满一个月,内阁组阁工作还没有完成,韩国国内还有前总统尹锡悦发动戒严之后的一系列司法程序在进行中,美国在这个关头强行加征关税,无疑让韩国难上加难。

而且,特朗普这次对韩国不仅是“总体加税”,还针对性地对韩国产业命脉动手。据美方透露,汽车、钢铁、半导体等韩方经济三大出口支柱,将被单独列入“专项加税清单”。也就是说,这三样产品可能不仅是25%,而是另行制定更高税率。

某种程度上看,这虽然不是经济制裁,但带来的后果不亚于制裁。如今的李在明政府,显然已经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两难困境”:

收到特朗普“威胁信”,韩国召见中国大使,想请中方给支个招

【韩副外长与中国驻韩大使(左)会面】

一方面,韩国在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和高科技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对美国有高度依赖,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和汽车产业,前者去年对美出口额达到了347亿美元左右,后者达到了107亿美元,两者合计数额占对美出口总额30%以上。在此背景下,韩国想硬怼美国几乎等于断自己命根子。

而且特朗普上一任期时就曾强行推动驻韩美军经费上涨,还以“撤军”相威胁,现在重新上台,又多次提到了驻韩军费一事,不排除之后会采取更极端的做法。韩国如果不配合,可能连安全都难保。

但另一方面,李在明政府又明显不想什么都听美国的。

在上任之前,李在明就多次表示要保持本国的“独立性”,如果在此次关税战上对美国百依百顺,那和之前的尹锡悦政府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不仅会让本国民众丧失信心,而且在中韩关系上会被质疑“彻底站队”,在日韩竞争中也会丧失话语权。到时候,国内反美情绪反扑,李在明这个总统之位很难坐得稳。

面对这种局势,韩国急需找一个懂得如何与特朗普博弈、有实战经验的“参谋”。而中国无疑成了最佳选择。

作为关税战的“头号受害者”,中国在如何应对特朗普的问题上积攒了不少经验,而且中国是目前关税战中唯一一个对美国发起反制,且成功让美国“让步”的国家。

收到特朗普“威胁信”,韩国召见中国大使,想请中方给支个招

【李在明并不想对美国言听计从】

另外,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李在明政府若能通过中方稳定供应链、寻找中间市场,甚至推动中韩自贸区提速,就能一定程度对冲美国加税带来的冲击。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面对韩国的求助,我们自然也是愿意帮忙的。毕竟一旦韩国被特朗普“勒住咽喉”,日韩都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整个亚洲制造业链条都会受到波及。

那么,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提供帮助和建议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扩大中韩本币结算、绕过美元,减轻韩企被美元体系“掐脖子”的风险;还比如强化中韩供应链互补,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芯片材料、工业设备等领域,可以共同打造抗美供应圈。

另外我们还可以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提速,让韩国知道,东亚是可以有“替代性市场”的,不一定要事事看美国脸色;同时为韩国提供一些“政策对冲参考”,诸如中国如何用财政刺激内需、转移出口压力、对美进行反制,韩国可以因地制宜吸收经验。

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对于韩国而言,要想真正走出困局,不是找谁来“保护”,而是学会自己拿主意。中国的经验从来都不是“硬扛”,而是在维护自身利益基础上,敢于博弈、善于谋局,最终实现平衡。

中国不会插手韩方内政,也不会替韩国决定外交方向,但如果韩国真想找条“有出路的路”,中国不是拦路人,也可以是值得参考的方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