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印巴空战当中,巴基斯坦空军以一个极其漂亮的“大比分”赢得这场冲突之后,全世界不仅重新认识了中国装备,更是重新认识了巴军的“好老师”中国空军。
▲法国战机成了磨刀石
因为无论是在作战理念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中国空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全游离于西方国家之外的装备体系与作战模式,且得到了实战上的准确检验,在面对同代机型的对抗之时,能够让己方在态势感知、火力打击等领域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
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外界普遍认为,美国空军庞大的五代机机群,较之于其他国家能够实现有效威慑。但随着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的交付速度出现大跌,近乎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空军身上,特别是一些美国媒体,更是在近期惊奇的发现,中国空军开始同时入列两款先进的五代战斗机。
01.美国媒体:歼35与歼20S同时入列
7月6日,美国《军事观察杂志》连续刊登了两篇重磅级报道,详细介绍了解放军近期,交付部队的两款先进五代战机。
报道提到,在今年6月所公布的一段视频当中显示,歼35已经与歼20共同入列解放军空军第一旅,这意味着,该型战斗机已经正式进入量产阶段,也同时代表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量产两款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
▲已经服役的歼35
美国媒体表示,歼35运用了许多在歼20上已经被验证过的技术,具有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并且在制造成本上,要远远低于传统的重型战斗机,这意味着解放军可以凭借更低的成本来部署更多的数量。尽管较小的体积,意味着它在滞空时间上要短于歼20,但也与美国空军的F15不分伯仲,同时远远超过美国空军目前在产的F35隐身战斗机。
▲歼20S性能强大
另一篇报道,则是提到了备受瞩目的歼20S双座型多重任务飞机。美媒评估认为,歼20S主要用于同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且作战半径要远远超过美国空军现役的F22和F35,同时具备改装战斗攻击机与电子战机的巨大潜力,虽然总体产能不明,但装备数量可能要远远大于单座型的歼20与歼20A。
02.美国媒体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光是从美国媒体的表述上看,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对于解放军的军事力量建设,他们极力避免与美国方面进行“横向对比”,只是略微提及了一些自身的“弱点”,最后所体现出的是美国媒体与美军上下弥漫的不自信。
▲F35的“增肥”速度骇人听闻
不过这也不能让人理解,F35项目自设计之初,就是一款瞄准“凑合用”的装备,尽管美国方面将其定义为了第五代战斗机,但五代机空战当中极其关键的超音速巡航指标,却完全没有达成,加上美军提出的投掷重磅航空炸弹的特殊需求,导致这款飞机从一开始就“跑偏”了。
而且更要命的一点是,随着美国供应链的紧张,这款唯一可用的新型隐身战机,在造价上的优势也逐渐缩小。与极其低廉的飞离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F35具有极其高昂的后续升级成本,也在升级期间也要占用宝贵的飞机生产线,极大的拖延了美军的更新换代。
▲“忠诚僚机”定义未来空战
相比之下,无论是歼20S还是歼35,其在设计阶段就已经锚定了其在目标和战场定位。例如歼20S,虽然是一款双座战斗机,但由于后座几乎没有前向视野,后座飞行员所担任的角色,极有可能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武器管制官”,更有可能是无人空战僚机的操作员,以实现单机执行穿透式制空作战任务的战场刚需。
▲歼35在气动上要远远胜过F35
而歼35自诞生之初,就被大量的美国媒体称之为是“F35的抄袭者”。尽管这一论调非常的荒谬,但也间接证明,这款气动外型干练简洁的双发中型战机,是美国海空军的“梦中情机”,也是特朗普口中的“双发版F35”的最优设计。
03.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未来会如何变化?
实际上,在中国的军事爱好者圈子当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笑谈,那便是“美国人负责做PPT,中国人负责造出来”。即便是在科幻影视作品当中,出现过的所谓“上帝之杖”,中国的科学家们也曾做出过实物进行测验,结果就是其毁伤性能极其拉胯,甚至还不如一枚2000磅的航弹。
这其实也从间接说明了,在武器装备研发领域上,中国耗费近20多年时间,已经从过去的仿制追赶,全面转型成为以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的新模式。
▲美国的六代机项目已经遥遥落后
这一点从歼20S和歼35上,以及去年年末公布的两款六代机上,就能可见一斑。对于未来的空战形态,中国有着自身的独到认知。而美国媒体,之所以如此的关注这两款刚入列的新锐装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中美竞争关系逐渐加剧的状况下,双方在南海,东海地区的海空相遇,将变得更加频繁。
换句话来说,在未来五年时间当中,美国海空军所要面临的最强的一线对手,就是这两型战机。尽管庞大的五代机规模,赋予了美国海空军一定的存量优势,但随着空战理念的变化,美军的“质量”却开始逐渐跟不上解放军的节奏。
加上美国深陷社会撕裂、意识形态分裂、族群对立等诸多重大内部问题,严重影响了军事工业的生产与武器装备的迭代,未来若是真的有摊牌的那一天,美军只会面临失败这一个结果。
▲未来已来
美国或许可以说,它赢在了当下,但未来,必将属于中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