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虽然开创了新的盛世,但是唐朝的父子关系十分的复杂,几乎每个朝代父子之间都发生过矛盾,而开创了贞观之治让大唐万邦来朝的李世民也不例外,大唐盛世再繁华绚烂,也改变不了玄武门政变的肮脏丑恶,而这一切的因果都开始于李渊对李世民的一个承诺。 李渊在平定了刘武周部下的宋金刚之后,李渊就对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说,如果你平定了王世充的话,我就立你为太子。但是在李世民帮李渊平定天下后,李渊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让李建成坐上了太子之位,而李建成因为忌惮军功赫赫的李世民,想要除掉李世民这个心腹大患,才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那么李建成有何过人之处,能让李渊违背诺言,立他当太子。

第一:为人忠厚老实 跟李世民比军功的话,可能李建成要差很多,但是要比忠厚老实,李建成要比李世民省心的多,早在隋末李渊还是太原太守的时候,李世民就擅自替李渊做主打算起兵,为了逼迫李渊下定决心,他把李渊灌醉带进了隋炀帝杨广在太原的行宫,私闯行宫在当时是要诛九族的大罪,李渊无奈只能听从李世民的建议起义反隋。 跟做事毫无顾忌的李世民相比,李建成算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能够勤勤恳恳的完成李渊交给他的任务,本着一种宁可无功不可有过的态度,在四处征战的这些年也没少立功,所以他在李渊的心中要比李世民听话,方便已经年迈的李渊掌控。

第二:皇长子的身份 虽然李渊在心中认可李世民的才华,但是在立贤还是立长这个问题上,他还是犹豫了很久的,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自古就有的传统,立贤而不立长的朝代大都会发生内乱,而且还会给当时的皇帝留下不好的名声,所以李渊很苦恼,他要顾及李建成皇长子的身份。 而且就当时的情势而言,李世民虽然战功赫赫,但李建成也不是毫无建树,而且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一母所生并没有亲疏之别,李建成要比李世民大九岁,这都是李渊要考虑的,李建成为人谨慎,李渊实在找不到一个不立他为太子的理由。

第三:李世民功高震主 历朝历代开国后皇帝都会对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们心怀忌惮,而李渊同样也是如此,而建立唐朝最大的功臣不是别人就是秦王李世民,当时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而且只知秦王不知唐王,李渊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封李世民为太子,那他这个皇帝就朝不保夕了。 虽然李世民不会在明面上对他这个父亲做什么,但是李渊心中十分重视的皇权就要旁落了,试问秦王加封太子,以后有什么问题谁还会问他这个皇帝的意见,到时候政令就不是从皇宫发出,而是由李世民的天策府代发了。

总结:李建成只是棋子 综合这三点不难看出,唐朝刚刚建立时手握重兵的李世民并不是李渊立太子的第一人选,看起来没那么耀眼的李建成才更适合太子这个身份,那么李渊到底是真的想让李建成继承大统,还是借着李建成打压一下李世民的气焰呢? 其实从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在李世民制造了玄武门之变后第三天就当了皇太子,而李渊在不久之后就自动让位当了太上皇,这也就说当时的李渊并没有跟李世民对抗的实力,他如果真想让李建成稳稳的把控朝政就不会放任李世民拉拢人才在天策府。

这也是为什么李建成没什么过人之处却被封为太子的原因,他从头到尾就是李渊和李世民博弈的一颗棋子,当时的李世民光芒太过耀眼,让已经六十岁的李渊感到惶恐,他觉得李世民当初能够在太原逼他起兵,现在同样也能逼着自己退位,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李建成跟他对抗。 最终的结果还是李渊输了,李世民毫无顾忌的杀掉了他指定的继承人,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就算李渊想对李世民做些什么也没可能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牵制李世民的军力,只能乖乖的为李世民让出皇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