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战神、穿越……短剧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精品化的趋势,其中25到44岁的青年观众占比达到57%。

百度调研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5%,全年上线微短剧数量再创新高,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IP精品短剧登场

2025年开年,多部IP短剧如《以爱之名》《朝阳初升》《变相游戏》《太阳坠落之时》《大冲运》等集中上线。此外,琼瑶经典IP《还珠格格》也将被改编成短剧《还珠》。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短剧精品化时代来临,2025年有望成为IP精品短剧的元年,将诞生多部系列头部短剧。

短剧行业从2018年之前的萌芽期,到2018至2019年的探索期,再到2020至2021年的成长期,2022至2024年初的爆发期,如今已进入转型期的2.0时代。

在外部管理和内生发展逻辑的驱动下,短剧从视听“产品”向“作品”转变,行业体量继续提升,用户规模、市场规模、从业机构规模、内容供给再创新高,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对短剧的管理与引导常态化,推动短剧向精品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短剧的出海也成为新的亮点。北美成为短剧海外最大市场,预计未来海外短剧市场规模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DramaBox、ShortTV、ReelShort等应用在2024年1至8月的累计下载量和收入量表现突出,其中DramaBox的累计收入量达到8954万美元。

情感、梦想是热门题材

谁说短剧都要“三秒一个冲突,五秒一个反转”?偏偏反着来的短剧依然登上热榜。四川方言剧《家里家外》,不靠狗血反转,也没有明星特效,慢条斯理就讲好了普通人的故事。在剧里,蔡晓艳给继女织毛衣织了整整三集,两人从互相较劲到慢慢接纳,就像人们身边真实发生的家庭故事。

另一方面,明星转战为短剧,实力演绎“59岁正是闯的年纪”。李若彤主演的《午后玫瑰》聚焦中年女性重返职场的励志故事,展现了她们在职场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与抉择。这类题材在微短剧中较为少见,填补了传统电视剧和长篇微短剧的空白,通过细腻描绘中年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的坚韧与逆风翻盘,传递了女性自我成长的力量。

调查显示,在内容创作上,短剧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精品化的趋势。都市蓝领、小镇青年、新一线城市中坚力量、女性用户、男性用户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25至44岁的青年用户占比达到57%。逆袭、战神、穿越、总裁等关键词成为消费TOP题材,情感、逆袭、战神类题材受到用户追捧。这些题材和关键词反映了观众对于情感、梦想、奋斗等主题的关注和喜爱。

手机播放蔓延至大屏

值得关注的是,短剧除了以手机为主要播放阵地,也开始向电视等大屏蔓延。日前,在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短剧嗨创日活动上,业内人士曾表示,年轻观众以及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对大屏短剧兴趣浓厚,尤其是古装、言情题材表现突出。如芒果TV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屏短剧在年轻群体中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随着短剧从竖屏转向大屏,创作转型与标准重构成为焦点。竖屏短剧注重快餐式、碎片化观影体验,而大屏短剧更需关注情绪表达和虚实呈现。从竖屏到大屏的创作调整需要在叙事节奏和镜头语言上进行重构,以适应不同的观影场景。有互联网视频平台正在尝试同IP横竖屏一体的制作模式,探索内容融合创新。

此外,传统电视媒体拿出优质资源拥抱“微短剧+”的趋势,探索“大小屏融合”的产业布局。文/本报记者陈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