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在历史上威名赫赫,几乎每一位名将都有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因而数千年一直受人膜拜;但这四大名将的结局却不尽相同,其中秦国的白起和赵国的李牧这两位堪称战国双子星的最顶尖天才直接被冤杀了,有人说这两人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冤杀的,但事实的真相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根本就没有功高震主一说,这与当时特殊的环境有关。

先来说说白起的事,秦国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三朝的发展,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当时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襄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白起应该是被穰侯魏冉破格提拔起来的,出现在历史上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左庶长了,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之后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后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之后白起又发起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但是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来想乘胜直接攻陷赵国国都邯郸,但秦昭襄王不知是何原因,拒绝了白起的请求。当然,这事还是由范雎“背锅”,真实原因可能是秦国发动如此大战,自身也是国力疲惫,无力供应远征了。果不其然,数月之后,秦昭襄王再次发动战争,欲一举灭掉赵国,但是没想到赵国也恢复了少许元气,秦将王陵进攻失利。

秦昭襄王欲让白起担任主将,但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无可奈何之下,秦昭襄王只好让王龁担任主将,没想到遭受邯郸之战惨败,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再来看看另一个绝世名将李牧,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但是在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李牧被杀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国给灭国了,所以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白起和李牧究竟因何而死呢?其实看完以上这些,就应该明白了,白起自始至终都不是因功高震主而死,即便在最后一刻,秦昭襄王都还是想让白起担任主将,如果真的忌惮白起的话,又岂会将数十万大军的军权交给白起?白起之死的关键原因,应该是持功自傲吧。再来看李牧,李牧功劳虽大,但李牧之死也不是功高震主,而是赵王迁中了离间计,以为李牧可能要投秦反赵,故而才杀掉李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