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薄一波: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出了

中顾委从设立到面临撤销

中顾委这个机构,说起来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创新举措,主要是为了解决老干部退休的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当时的背景是党领导层需要更新换代,很多老同志年纪大了,但他们经验丰富,不能一下子全退下来,得有个过渡。

邓公同志当时担任主任,副主任有薄一波、谭震林、李维汉、许世友这些人。陈云同志在第一届是常委,后来第二届十三大上,他接任主任,副主任是薄一波和宋任穷。设立中顾委的初衷挺实在的,就是让老同志发挥余热,给年轻干部当顾问,同时逐步退出领导岗位,避免终身制。

有人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薄一波: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出了

这机构一设就是十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顾问委员会都跟着建起来,帮着监督党的路线执行,提建议,参与一些重大决策。比方说,在经济改革初期,中顾委的老同志们就经常开会讨论,怎么稳住大局,怎么推动开放。

这些年,中顾委确实帮了不少忙,让老一辈的智慧没白费,也给新人腾出位置。到了1992年,党的十四大前夕,中顾委开始起草工作报告,薄一波负责主持。他觉得中顾委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两届下来,年轻干部已经成长起来,该建议撤销了。

这想法不是凭空来的,当初设立时就定好了是过渡性的,最多两三届。报告一写出来,就征求大家意见,结果没想到,反对声浪挺大。

很多委员觉得中顾委还得留着,继续发挥作用,再干几年也没坏处。他们理由也简单,两届中顾委贡献不小,现在撤了,老同志们心里不舍得,还想多为党出力。薄一波这边压力不小,但他坚持原则,没动摇。

有人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薄一波: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出了

委员们为啥那么想留中顾委

那些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的同志,主要是一些老干部,他们经历过党的各个时期,觉得中顾委这个平台好,能让他们继续参与大事。报告征求意见时,反馈很快就来了,大多数人赞同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但对撤销建议反应激烈。

有人提出,中顾委再留一段时间,能帮年轻同志把关,避免走弯路。还有的说,现在党的事业正发展,老经验还用得上,别急着撤。

薄一波知道这些同志的想法,他们很多人年纪大,但精力还在,想弥补过去损失的时间。设立中顾委时,就明确是临时组织,等新人上来就退。但现实中,情感上大家放不下。

薄一波没选择回避,他直接指示报告不能改,必须写上撤销建议。同时,他安排开会统一思想。1992年10月7日,中顾委全体委员会议开了,薄一波讲话,强调撤销是当初的战略,由邓公和中央定的,现在年轻干部顶上来了,该给他们空间。中顾委不再必要。

他还转达了陈云的意见,陈云前段时间在上海见了陈丕显,说十四大后他不干主任了,要退下来,让年轻同志干。至于副主任薄一波和宋任穷,怎么办中顾委,由他们研究。

陈云这么一带头,薄一波觉得这是表率,其他人也没话说。他自己也表示要退,落实中央决定。会议后,大家通过了报告,正式上报。那些建议保留的同志,虽然一开始意见大,但最后还是顾全大局,同意了。

有人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薄一波: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出了

陈云和薄一波在撤销中的关键把关

陈云同志作为中顾委主任,虽然那时候在上海休养,但他的意见分量重。他通过陈丕显转达,十四大后他肯定退,不再担任任何职务。这决定不是临时起的,早有考虑。陈云强调,老同志要给年轻人让路,放手让他们干。

他把球踢给副主任,让薄一波和宋任穷商量中顾委设不设。薄一波接到这个消息后,和宋任穷一讨论,一致同意退,也赞同不再设立中顾委。薄一波在中顾委工作十年,主持日常事务,对机构使命了如指掌。他在报告起草中,坚持写上撤销建议,没让步。

面对压力,他直接说,中顾委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了,我们没理由留。薄一波的作风就这样,直来直去,讲党的纪律。陈云的带头作用,也帮着统一了思想。两人合作默契,从设立到撤销,都在推动干部年轻化。

陈云早年主管财经,薄一波也参与经济工作,他们的经验在中顾委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到1992年,他们觉得时候到了,该退就退。这决定不是个人意愿,是党的整体战略。

十四大上,大会通过了报告,同意不再设立中顾委。至此,这个机构完成了任务,走入历史。陈云和薄一波的把关,确保了过程平稳,没出乱子。

有人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薄一波: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出了

撤销后党的干部制度更上台阶

中顾委撤销后,党的领导体制更年轻化了。1992年10月18日,十四大闭幕,中央决定不再设这个机构,各级顾问委员会也跟着撤销。近300名中顾委委员,转为离休状态,但他们还能以个人身份提建议。

薄一波退休后,继续关注党史,写回忆录,整理资料,直到2007年逝世。1995年陈云逝世前,也在上海审阅文集,提供意见。撤销中顾委,推动了干部交流,避免了老人政治。

党的建设从中受益,新一代领导集体上台,深化改革。比方说,经济领域继续开放,社会稳定发展。这些变化,都源于中顾委的过渡作用。

回顾起来,中顾委的十年,是党的创新,帮着实现了平稳交接。老同志的退出,体现了大局意识。薄一波在回忆中提到,这事儿虽有争议,但最后大家心服口服。陈云的带头,更是为后人树了榜样。

现在看,这决定对党的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避免了机构臃肿,让年轻力量有舞台。整个过程,逻辑清楚,从设立的初衷到撤销的必然,都合情合理。那些当初建议保留的同志,也理解了,这是党的需要,不是个人得失。

有人强烈建议保留中顾委,薄一波:必须撤销,陈云同志带头退出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