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买美国大豆了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千万别和中国玩阳谋。

过去几年,“中国破坏了巴西热带雨林的话题”沸反盈天,甚至有国内大V打着“科普”的名义夹带私货,攻击中国在巴西的产业布局,说“我们的肉蛋奶消费,可以实实在在影响巴西森林的存亡”。如此一套站在大义居高临下的阳谋组合拳,不用问!我们一定是又动谁的蛋糕了。直到中国向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逐年减少,甚至2025年整个上半年,中国几乎没向美国下一公斤大豆订单,而是转向南美,尤其是找巴西进口大豆,我终于知道是谁急眼了。


可你不好奇吗?明明在20年前的那场“第一次大豆战争”的“战败”后,中国倒闭了90%的大豆企业,即便是仅剩的97家大豆压榨企业,外商参股数量也达到了三分之二。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暴涨了3倍,迅速超过本土产量,而豆油价格也从7块多迅速涨到了13元往上。整个中国的大豆市场,俨然成为了西方企业和美国农民的游乐场。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2025年临近10月的收获期,为什么仍有接近3000万吨美国大豆没有找到买主?中西部的豆农本是川普的铁杆票仓,如今为何开着拖拉机包围州政府。


中国为什么不再需要美国大豆了?在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是中国花了二十年角力又一次大豆战争的结果。在这场涉及上亿吨大豆进口的商业博弈里,西方式如何掣肘的,中国是如何接招的,又为什么说千万!别和中国比阳谋?这一切,我们还要从2008年,大豆价格的飞涨说起。系好安全带,发车了。


前面说过,2006年前,中国众多大豆相关企业倒闭,而其恶果也马上显现,那就是国内外市场没有了缓冲带,国际大豆价格涨,国内大豆压榨的豆油、豆粕喂出来的猪肉价格也随之暴涨,2008年,食品CPI来到了离谱23%,“豆你玩”成了通胀的代名词。


这还不算完,一旦国际大豆价格回落,国内大豆产品又会急速跌价,让大豆种植户血亏破产。总之,陷入了无论涨跌,中国都会吃亏的两头堵状态。


事关民生,国家迅速把解决大豆产业问题,提上了战略高度。于东北产区实行收储政策,低买高卖稳定大豆价格。但是这样的举措只能稳一时,中国没有足够的土地种植大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哪怕再如何增加产量,大豆自给率也不会超过五分之一。那咱自己没地方种,去别的国家种不就行了吗?


2010年,重庆粮食集团投资 57.5 亿元,购买了 300 多万亩的巴西土地,计划从零开始、建设农场、仓储、物流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生产大豆向中国出口。


然而西方企业早就预判了中国的预判。提前以可持续发展为名,建立较高的环保标准,阻止巴西等国家扩大大豆种植。2006年,负责任大豆圆桌会议成立,为大豆提供环保认证,目的是确保大豆的全球可持续种植。同时,众多国际粮商共同签署了“亚马逊大豆禁令”,承诺停止从2008年后砍伐的巴西雨林农场购买大豆。


保护环境,保护雨林,从大义上讲谁也不能说错,但这一套标准执行效果,基本就剩两个“凡是”了:一,凡是西方企业控制的农业生产,都是清洁环保可持续的;二,凡是中国涉及的农产品种植,那就刀耕火种、砸子孙饭碗。具体到大豆领域,重庆粮食集团土地刚买下来,还没来得及开荒呢,就一脸懵逼地被扣上了破坏热带雨林的大帽子,连带着环境评估也变得极为严厉,甚至成为了让巴西农民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这就是恶搞了,数据显示,中国在巴西拥有的土地,不足欧美日等国的百分之一。


眼看这条路被堵死,中国迅速改换策略。2014 年,中国粮食领域真正的巨头中粮出手了,先是耗资30多亿美元,并购荷兰粮商尼德拉集团(Nidera)和香港来宝农业,间接控制了巴西大量农场、码头、转运站、压榨厂等资产,迅速成为了巴西主要的粮食进口商之一。


除此之外,中粮改变了过去直接收购土地的打法,转而帮助巴西农场主开拓农田,提高产能,兴建桑托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起从土地整理,到种子化肥,再到农药农机的一条龙产业链。这是真正的阳谋,你买地种庄稼,有抢别人生意的嫌疑,但是没有任何巴西人能说,你在当地搞基建,提升巴西大豆产量和出口量是错误的吧。


于是在中国技术和资本的加持下,巴西的大豆产量从1.3亿吨增产至1.7亿吨,逐渐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年,中国破坏了巴西热带雨林的话题沸反盈天的真正原因了。


至此,中国已经解决了大豆供应的核心问题。但中国的大豆产业策略,并不仅仅是为了大豆,而是中国全球出海战略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阳谋的开端。


为什么这么说?


自打上世纪70年代,美国跟沙特悄悄勾兑:“你的石油必须全部用美元结算,以后哥罩着你!”后,世界各国都得囤美元,因为大家都需要石油嘛。美国为了维持这套体系,不是制裁这个,就是打压那个,长臂管辖、随便冻结资产……全世界苦石油美元体系久矣,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悄悄找“备胎”。


而中国选的备胎是啥?诶,大豆,原因有两个:


第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超过1亿吨,占全球大豆贸易的60%以上,什么叫“顶级甲方发言权”,我们就是。


第二、大豆不像石油,产地一点都不卷。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全都能大规模种,根本不担心被哪一家卡脖子。


而这一盘“大豆+人民币”的棋为我们换来了什么?你看看巴西就知道了。


随着巴西产量增加,全球的大豆市场已经转变为了供过于求。无论如何协调,总有一部分大豆是卖不出去的。而对于一年出口额只有3000亿美元的巴西而言,中国每年接近400亿的大豆订单,不说是身家性命,那也是国家经济的定海神针。因此为了稳固中国市场,巴西在政治经济上都积极向中国靠拢。在经济上,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总统和副总统亲自道贺。华为电信、海康威视在巴西市场畅通无阻;而政治上,巴西紧随中国步伐,坚决对抗美国的关税策略。甚至在联合国会议上,乌克兰外长要求全体起立为乌克兰默哀,巴西代表看到中国代表没站起来,就又坐下了。


当然,这一切都比不上2023年巴西总统访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我也经常看中国足球联赛。”


因此,跟美国农民卖大豆给中国,然后支持川普对中国打关税战相比,中国对巴西的大豆订单,换来的是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现在,这套“大豆+人民币”的模式已经火出圈,开始在不同领域疯狂复制了。


在东南亚,我们跟印尼、马来西亚签长期协议,在橡胶、棕榈油贸易上提供人民币贷款,还帮他们建加工厂、修物流设施。


在非洲,我们跟刚果(金)的钴矿合作、与几内亚的铝土矿合作,都用“基础设施换资源+人民币结算”的框架。


在智利,铜矿贸易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帮他们提高采矿效率、推进环保,换来稳定供应。


从第一次大豆战争的猝不及防之后,中国依靠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持久的发展耐心,蛰伏20年,彻底拿回了主动权,雄辩的证明了一个道理,做空中国的生意,是做不长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