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房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有着地产背景的保险公司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神经,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人寿”)也不例外。随着监管一纸批文,该公司首次总经理变更终于尘埃落定。
忆往昔,曾是保险行业黑马选手的珠江人寿,如今却身陷困局,偿付能力报告多个季度难产,年报也并未披露资产负债及盈利情况。人事调整后,深谙个险的保险“老将”傅安平将带领珠江人寿走向何方?一切需要时间来验证。
人保“老将”出任总经理
靴子落地!5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发布关于傅安平任职资格的批复表示,核准傅安平珠江人寿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作为一位老保险人,从监管系统到公司,傅安平的履历可谓丰富、全面。傅安平是南开大学首届精算研究生,也是国内首批精算师,曾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处副处长、寿险处处长,原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原北京保险监管局副局长。进入公司后,傅安平历任人保寿险副总裁、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务,2021年4月被调任人保集团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早在2022年8月,业内便有消息传出,傅安平拟任珠江人寿总裁一职。此后的2023年4月,珠江人寿发布关于珠江人寿总经理更换的公告表示,由于公司总裁胡国萍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胡国萍不再担任珠江人寿总经理职务,但未披露继任者人选。如今,流传多年的消息终于落定。
北京商报记者就人事变动相关问题致函珠江人寿,该公司表示,以后续的公开披露为准。
成也地产败也地产
珠江人寿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金67亿元,是目前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全国性寿险公司,股东包括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共7家。
该公司成立之时,房地产业蒸蒸日上,彼时,“地产系”珠江人寿凭借资产驱动负债模式,成为保险业的一匹黑马,在成立的第三年,也就是2015年就开始实现盈利,此后连续盈利至2020年。打破了寿险行业“七平八盈”的惯例。
但随着房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红利不再,珠江人寿开始遭到“反噬”,投资出现风险敞口。据联合资信披露的珠江人寿债券跟踪报告,截至2021年末,珠江人寿不动产投资规模为221.4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6%,占比处于较高水平;不动产投资期限以5年期为主,资产的流动性及短期变现能力较弱。截至2021年末,珠江人寿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敞口合计280.67亿元。
谈及珠江人寿投资失利的原因,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表示,近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房企利润大幅缩水,导致房地产投资收益下降。近两年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投资风险较高,珠江人寿在投资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珠江人寿的房地产投资投向了何处?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查询珠江人寿在保险业协会官网披露的非保险子公司情况表了解到,珠江人寿的非保险子公司共计10个,其中万达产业占5个,另外5家非保险子公司中,上海圆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贤立置业有限公司等也主营地产。
当前,珠江人寿的房地产投资情况如何?风险敞口多大?珠江人寿在年报中透露,截至2023年底,公司不动产投资项目大部分位于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核心地段,区位优势突出,房地产市场运行相对稳健。个别项目五级分类中划定为“关注类”,公司已持续加强对风险项目的管控,并保留法律追偿权力。目前关注类资产项目资产占比较小且未出现显著减值迹象。
一边是房地产投资风险有待化解,另一边则是亟待提升的偿付能力指标。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珠江人寿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2.02%、104.04%,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的情况。此后,珠江人寿并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或将发力个险渠道
针对公司业绩情况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珠江人寿,该公司表示,2023年聚焦业务结构调整,实现期交保费81.1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新单期缴保费29.74亿元,同比增长23.6%;续期保费51.38亿元,同比增长19.2%。
但业务快速增长背后,珠江人寿对银保渠道较为依赖。年报信息显示,2023年,珠江人寿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中,有4款是通过银保渠道销售。
业内推测,傅安平掌舵珠江人寿,或将带领珠江人寿发力个险,改变珠江人寿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的局面。傅安平深谙个险渠道,据悉,其在人保寿险时就一直致力于推动个险业务发展,推进人保寿险从以银保业务为主向以个险业务为主转变。另据媒体报道,傅安平加入珠江人寿后已经有所调整,将会加大自营队伍的建设力度,培养独立代理人。
未来,如果大力发展个险渠道,将会给珠江人寿带来哪些改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个险渠道的业务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发力个险渠道,能够降低手续费,通过直销模式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此外,个险渠道更便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有助于客户忠诚度的培养。
对于发展策略,珠江人寿表示,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努力实现价值健康可持续增长,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