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真滴能痊愈吗?

不好说,尽管近年来的“喜讯”报道不断,但大家的普遍情绪还是很悲观。

毕竟只要得上了它,就意味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生命,被该病毒一点点的“蚕食殆尽”,还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祸害”到他人。

哪怕是自称医疗条件为全球第一的美国、自诩为“硬汉”形象的俄罗斯,2023年的艾滋病人数也来到了120万、119万。

因此,针对如此顽固的病毒,咱们国家也是下了不少大功夫。

自2014年起就将艾滋病始终控制在了低流行水平,且新增病例目前还呈下降趋势。

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

中国2023年的艾滋病总数,跟美俄相比又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HIV试管

美俄百万困境

美国一直饱受艾滋病肆虐的困扰。

据公开信息显示,其120万感染者中,非洲裔美国人的感染率高达4.9%,是白人的8倍,而拉丁裔感染率则是1.8%,也同样是白人的3倍。

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低收入社区。

2023年的新增病例中,62%是无家可归者或低收入群体,而该群体的感染率达5.2%,远超全美的0.36%。

更刺眼的是农村地区的“防控真空”。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报道

有消息称,艾奥瓦州某县面积超5000平方公里,却仅设1个艾滋病检测点。

当地居民平均需驱车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检测,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感染者因耗不起时间、付不起医保,错过规范治疗时机。

对于美国普通人来讲,得了艾滋病就意味着踏入了“地狱”,在高昂的医疗费用清单面前,很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沦为“生化人”。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还终止了一项关于艾滋病疫苗研发的项目。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报道

毕竟在他的眼中,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在岗人员,跟饭桶简直没什么任何区别,大手一挥就将2.58亿美元的经费给停了。

俄罗斯的困境则始于一场青春危机。

2003年,俄罗斯全国就拥有了几十万感染者。

其中72%是15-29岁青年,静脉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该数据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吞噬青春的病毒海啸”。

如今虽通慢慢扭转了颓势,并在2023年中创下新增创15年最低。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HIV

但119万存量感染者中,30%仍未接受规范治疗,情况仍十分的严峻。

问题的核心在地域鸿沟。

莫斯科的感染者早期很快就能发现,可远东地区医疗资源却十分的匮乏,当地某村庄甚至出现“一家三兄弟均感染却不知情”的案例,直到其中一人因肺炎住院才被确诊。

可以看出,艾滋病这个病毒很奇特,为了是个人体内的扩散,还是论传播速度,往往都挑你的漏洞进。

当医疗资源绕开贫困群体、防控措施难及偏远地区,再顶尖的技术也成了“空中楼阁”。

好在,中国早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艾滋病

中国的抗艾“秘方”

2023年,全国还活着的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据统计一共有129万人,那一年新增患者人数则是来到了11.05万人。

别看这个数字乍一看比美俄还多出不少,但要结合14亿总人数来看,含金量已经相当的高了。

要知道,美国总人口是3.4亿,俄罗斯则是1.4亿,平均算下来其每千人分别可是35人、85人之多。

反观中国呢?每千人却只有9人,这对比就很直观了。

可美国明明拥有全球顶尖医疗都达不到这个数字,怎么偏偏就中国做到了呢?

这里面可是有着大学问。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报道

政策兜底是第一道防线。

在江西,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四免一关怀”政策,患者药物免费、检查免费、孤儿免费上学、孕妇免费治疗。

来自农村的小琴(化名),尽管身怀艾滋病,但在当地医疗工作者的鼓励下,通过积极治疗,成功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

2023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全国符合条件的感染者治疗覆盖率达95%,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另一边,针对公众怕隐私泄露不愿检测的痛点,国家还推广出“匿名检测包”。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报道

居民在领到后无需外出露脸,在家就可完成初筛,检测阳性后再由专业医生对接,完全不需要担心风评问题。

当其他国家还在头疼艾滋病如何能得到有效防治时,中国早就用细节与尊重撬开了高效防控的大门。

未来,如果看到真的艾滋病时,其实也不必慌张,认为感染就是绝症、接触感染者会被传染。

但事实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艾滋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服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至不可检测水平。

感染者不仅能 “终生无症状”,还能阻断病毒传播。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艾滋病

如今真正还阻碍防艾的,往往是认知误区。

面对艾滋病,很多人误以为握手、拥抱、共用餐具会感染艾滋病。

但科学研究早已证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仅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吃饭、甚至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病毒。

只要每个人都能放下恐惧、主动了解,就能让病毒真正失去传播的土壤。

艾滋其实就是个“胆小鬼”,你越直视它,它就越害怕、不敢来犯。

信源:澎湃新闻 2024年11月15日关于“艾滋病科普 | 一文深入带你了解”的报道

2023中美俄艾滋病人数对比:俄119万,美国120万,中国最是意外?

信源截图

结语

美国的两极分化、俄罗斯的地域鸿沟证明,防艾从来都不是医疗技术上的单打独斗,而是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全面考验。

就像安徽利辛县刘染村的卫生室负责人张振江,照料村里的艾滋病患者,一干就是27年,这是美俄从未有过的。

中国的抗艾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奋斗后,也成功将艾滋病控制在低水平线上。

能统计出0.09%这样的感染率数字,其中每往后挪一个小数点,都是无数医疗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

向他们致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