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股权投资行业挑战持续,并购投资愈发受到期待。

“我认为并购将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新生力量和新动力。”日前,在投中主办的中国投资年会上,联创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韩宇泽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VC、PE和并购并举,突破当前一级市场困境的要务在于鼓励发展并购基金。

联创资本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经贸委产业基金在1999年联合发起设立,公司于2006年实现管理层收购。过去五六年中,韩宇泽一直在和上市公司的朋友们讨论联合发起并购基金的可能性,直到今年,他觉得时机终于真正成熟。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行业整体已达到14.3万亿元的存续规模,基金数量超过5.4万只,当前处于退出期的占比超过一半,“退出堰塞湖”现象已十分紧迫。

按年份看,2014-2016年设立的基金,到目前为止能够清算的只有55%。其中PE基金能够清算的大约30.35%,早期VC基金能够清算的只有8.56%。

不同于美国市场私募股权项目的路径排序为并购、S基金和IPO,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仍严重依赖IPO退出,并购退出仅占退出总案例数的6%。这也直接导致IPO放缓的情况下,缓解“退出堰塞湖”的挑战越发加大。

呼吁激活并购市场

前述行业论坛的演讲中,韩宇泽提出,有必要鼓励允许并购基金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鼓励PE/VC机构发起设立接续基金,运用投后管理赋能专长帮助低估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并购基金很多时候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此前也有PE行业人士呼吁,建议监管积极研究放宽并购基金控股的公司在A股上市的可行路径。

会后采访中,韩宇泽就股权投资行业的阶段困境提出建议:第一,建议适时对资管新规作出调整,允许商业银行配置包括直投基金和S基金在内的股权投资资产;第二,降低短期考核对险资投资的影响,调动险资进行权益类资产配置的积极性;第三,加大国家大基金在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配置力度,增加对优秀市场化PE/VC机构的支持;第四,加大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科创债和并购债的配套政策和细则落地。

“股权投资的逻辑是‘投资-退出-再投资’,退出是最核心的中间环节。如果没有良好的退出,就难以有有信心的资金进来。”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核心之一是激活并购市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其中的具体方法还包括,通过PE/VC与上市公司的合作,将私募股权领域的存量资产转为上市的优质资产,以期实质性推动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和高质量发展。

回顾全球PE/VC行业历史也能发现,IPO退出不畅时,并购退出可承接机构退出压力,甚至成为更主流的机构退出方式。如美国1996年之前IPO市场繁荣,VC机构主要通过IPO退出;1997年后,美国VC机构借助IPO及并购实现项目退出的相对占比出现反转,并购退出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并持续维持在九成左右占比。

并购投资窗口期开启

和很多一线机构PE/VC机构合伙人们观点一致,韩宇泽认为并购的黄金时代已至,2024年有望成为PE/VC基金加速并购退出的市场元年。

他透露,团队在五六年前就有意设立并购基金,这一愿景直到今年才准备充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联创资本此前已有多笔联合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国资控股企业联合投资的案例,其中的部分项目已通过合作方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随着良好示范效应的显现,团队决定正式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文化、农产品冷链等赛道设立产业基金。在这些基金的结构设计中,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主要投资人,在募资和投资过程中也将探讨与国资机构的合作。

“宏观经济终将转暖,投资人们有必要乐观起来积极进行布局。”韩宇泽身历股权投资行业的多轮冰与火,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经验告诉他,“逆势布局、逆势投资往往都是正确的。”

逆势的时候不仅项目看得更清楚、而且估值更低。更重要的是,IPO这条路太窄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联创资本和包括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实控人在内的合作方约定,前述产业基金锁定以并购为主要退出方式;至少和被投企业创始人约定,如一定期限内不能完成上市,就要同意股东方推动并购交易并完成基金退出。

谈及与国资机构的合作,他表示,市场缺少并购基金提供资金供给的当前,一些地方国资机构正在展开控股投资。国资机构的优势在于协调地方资源的能力,当下也是其通过投资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好时机。

“成功的并购退出,在于左右手都得有一定的话语权。一边是上市公司,一边是你的项目,得有一定的话语权才能推动并购完成。”韩宇泽非常清楚,并购涉及对人才、知识和资源的极高要求,“但我觉得只要想做,能用心去做,那么自然越早越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