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媒体上几乎天天报道特斯拉事故,几乎天天都在说特斯拉刹车失灵。如果计算回答数和点赞数的话,几乎95%以上参与的人都认为特斯拉刹车失灵。而恰恰这个结果跟各国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权威部门还不如几个外行几个自媒体专业?

那就把特斯拉这些刹车失灵的问题一个一个拎出来,首先把车质网上历年来所有有关特斯拉车辆问题的投诉全部拉出来。

2017年Model 3才刚上市,所以没去拉2017年之前的数据

可以看到的投诉量是:

进口Model 3总投诉18起

国产Model 3总投诉27起

另外Model Y总投诉51起(其中车身共振的投诉45起,所以就不展开讲了)

点开Model 3投诉的问题分析:

进口版Model 3刹车系统投诉2个

国产版Model 3有关刹车系统投诉共3个

也就是Model 3有关刹车系统投诉总共5个,而Model 3迄今为止总销量大概是20万辆左右。也就是刹车系统问题的投诉率约为万分之0.25,即0.0025%。

再来展开投诉细节好了

进口版Model 3刹车系统第一个投诉是刹车片开裂,不展开了

进口版Model 3刹车系统第二个投诉如下

这个稍微一看就知道是车主同时踩了油门和刹车踏板才引起的报警,不解释了

然后再看国产版的投诉细节

第一条投诉细节

前面说踩刹车车辆不减速反而加速,后面说AEB启动紧急制动,ABS启动。既然刹车踏板踩下去都不制动,后面怎么制动的呢?如果了解刹车系统结构就知道完全不可能。前面的原因只可能是误踩油门,或者误启动了AP。

第二条投诉细节

这个现象什么原因引起的不清楚,不过很明显刹车系统故障告警提示很清晰完整。

至少这个投诉可以算作是一例刹车系统存不存在缺陷的研究案例,需要详细了解才能知道。

第三条投诉细节:

这个就不用说了,同时踩刹车和油门,还去怪刹车系统故障。

另外我去看了Model Y的投诉内容

没有刹车系统的有关投诉。

也就是说,把所有Model 3和Model Y加起来,全国只有一例投诉是刹车系统发生故障并告警的。其他所有投诉有两起是驾驶员误操作(刹车油门同时踩),一起是刹车片开裂,一起是显然不可能发生的故障(先说刹车无效,后面又说刹车启动,ABS启动)。

麻烦不用再质疑这个刹车油门同时踩的可能性了,传感器本来就是多套相互备份和验证的,不可能多个传感器出现相同的数值错误。很简单的技术手段就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三流工程师都能做到。

然后我又去搜了国产纯电动汽车

我再把时间拉到2019年之后

然后随便翻了翻有关刹车失灵的投诉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再来说说自媒体,首先第一个实锤某平台大V小刚学长造假特斯拉刹车失控

特斯拉就算赢了这场刹车失灵,失去的难道不是大众的信任吗?53 赞同 · 34 评论回答

视频1:35到1:39时候,在碰撞紧急制动启动之前(或期间)用力踩油门(油门指示条),故意取消碰撞紧急制动功能。然后编造说特斯拉自动应急制动失灵。

被人实锤造假网上居然一点波浪也没有,没有被实锤的特斯拉刹车失灵,网上的声浪此起彼伏。

YYP那个测试最后什么结论都没有,就被一帮知乎无知实锤特斯拉刹车失灵。

王垠那个测试除了偷换概念之外,刹车变硬连详细说明都没有。然后经不起质疑,在微博上发布的视频连那个刹车变硬都给删掉了

如何看待视频博主「此地无垠王垠」对特斯拉Model3刹车变硬的测试和猜测?72 赞同 · 199 评论回答

还有王垠要是这次不测Model 3车内空气质量的话,很难说他有没有被充值。而这次一测恰恰证明了它已经被充值。

一个是故意遮盖Model 3的生产日期。二个是唯一的乙醛超标可以说是所有车几乎全都超标不说(只能说汉EV表现好,但不代表说Model 3低于同类车水平)。三个是以前测试时候说乙醛指标不重要,这次就来自己打自己脸。

海南撞墙事件那个很明显是驾驶员踩刹车太轻导致,全国一年发生上万起追尾事故,难道是刹车失灵导致?

事实上现有的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事故率、死亡率远低于传统汽车

这段时间特斯拉事件背后你看到了什么?244 赞同 · 468 评论回答

在中国:

特斯拉用了大概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万分之8,贡献了不到万分之2的事故率。

而且事故死亡率远低于平均标准

在美国:

使用Autopilot(自动驾驶)的车主,平均每行驶419万英里发生一起事故,同比下降了10.5%;没有使用Autopilot,但是启用了主动安全的车主,平均每205万英里发生一起事故,同比增长3.0%;既没有使用Autopilot,也没使用主动安全的车主,平均每97.8万英里发生一起,同比下降31.1%。

相比之下,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每48.4万英里就有一起汽车相撞事故。特斯拉的安全性是受到NHTSA认可的。

就像我以前说的,一帮汽车领域人才不想着怎么把车造好,反而天天想着如何把竞争对手整倒

还有那些不断被传出的谣言:平安银行不给特斯拉续保、广州某地段禁止特斯拉通行、某停车场禁止特斯拉进入、特斯拉偷窥用户隐私、特斯拉通过车身摄像头和雷达扫描地形提供给美国XX、甚至还有说特斯拉要被停产停销……

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用心造车的人和企业太少太少了。如果可以稳稳的赚钱,几乎没有车企会想着怎么优化车辆,而是想着如何讨好用户多卖点车。
还有就是不要甩锅给设备问题,中国现在就算自主品牌车厂的产线设备都是世界上最先进,加工精度没区别,材料上你只要愿意买肯定有人卖给你。
就算同一条产线(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人,同样的工艺流程),比如红旗HS5跟奥迪Q5L共线生产,华晨以前很多车型都是用的宝马的产线生产。但是你开起来感觉那差距就大了,问题就在于设计水平太次

中国的市场经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无底线竞争,劣币淘汰良币
1、质量问题,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不遵守严格的质量标准
2、无底线竞价,你卖10块我可以卖9块,你卖9块我就卖8块。但是我成本8块怎么办?优化BOM降低功能或质量标准,降成本;还不行怎么办?先低后高,等生意熟了再涨价;这一招不管用怎么办?西边亏损东边补,这里亏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如果都不行怎么办?换套路啊,把采购变成PPP,玩资本,你不出钱我出钱……总之按照国人的智慧,总有无限种办法可以在不提升质量,不提升产品竞争力条件下,获得市场。
3、知识产权理念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太小,维权成本高收益低
4、目光短视,只考虑眼前利益。
5、市场容量大,不求进取也可以躺赢一段时间。往往很多企业都是这种思路,在市场好的时候不想着升级产品,等市场不好的时候去打别的行业的主意,跨领域经营。
可以看看全球著名的那些高端制造业企业,有几个企业跨很多领域经营的?而我们的制造业企业,跨领域不要太多,房地产属于基本套路,金融能沾就沾,IT互联网能跨就跨。分散投资跨领域经营,就会影响在制造业升级的信心和条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