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临终之际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话既表达了真诚期望,又蕴藏着考量与震慑,还包含着善意拉拢及深深的无奈。

“孔明才能胜于曹丕十倍,必定能够稳定国家大局且成大事。若后继者有潜力,可尽力辅助;若无,则请自行决断。”

当时,刘备虽占据三分之一天下,但蜀汉历经关羽失荆州、夷陵之战等惨痛失败,实力最为薄弱。想到自己壮志未酬,儿子未来如何尚不可知,刘备便说出了那番话。这其中饱含了刘备的真挚期待,希望团队能继承遗志,实现宏图伟业。

此时,刘备之子年纪尚幼,无法承担重任,而关羽、张飞等老臣已逝,无人能独自撑起摇摇欲坠的蜀汉,唯有诸葛亮堪当此任。诸葛亮正值盛年,若生异心,刘备将束手无策。因此,刘备主动提出让位,实为试探、震慑,同时也是拉拢与无奈。我如此信任你,你怎忍背叛?我寄予厚望,愿你忠诚不渝。

相比之下,曹魏托孤的司马懿却因猜忌与压迫走上反叛之路。由此可见,刘备胸襟宽广,识人精准。若非具备洞察力,他岂会三顾茅庐,又怎会察觉到马谡的不足之处呢?

刘备内心复杂,期盼诸葛亮能助其子一臂之力,将蜀汉交由诸葛亮治理。而诸葛亮亦不负所托,竭尽全力,至死方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