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中国市场四年后,思捷环球没有回归,也没有止亏。3月28日,思捷环球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实现收入约为59.12亿港元,同比减少约16.3%;亏损约为23.39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为6.64亿港元。

对于下滑的业绩,思捷环球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由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市场宏观经济环境欠佳,高通胀压力引致利率高企,以及世界各地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能源成本高昂持续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等因素所致。

从过往业绩数据来看,自2019年以来,亏损对于思捷环球来说便已经是常态。根据过往财报数据,2019财年,思捷环球亏损21.44亿港元:2020财年亏损39.92亿港元。此后思捷环球改变财政年度结算日,由6月30日更改为12月31日。2021年,思捷环球实现盈利,净利润为3.81亿港元:但这种盈利没有持续下去,2022年再次出现亏损,亏损达6.64亿港元。

在时尚透明度创新中心-FTIC-创始人杨大筠看来,造成思捷环球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品牌老化。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线休闲品牌变成今天一个三流品牌,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思捷环球忽视了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忽视了竞争对手的成长,也忽视了市场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连年的亏损使得思捷环球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譬如选择退出中国以及亚洲市场。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5月期间,思捷环球旗下品牌esprit在官网、天猫旗舰店先后发布公告称于当年5月31日全面关店。同时也宣布终止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并关闭中国内地以外在亚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铺。但思捷环球当时也表明,并非彻底离开,而是暂时调整后会以更好的状态回归。

2022年8月期间,思捷环球在香港铜锣湾设立love, esprit期间限定体验馆,正式回归中国香港零售市场。同时,思捷环球方面表示计划在年底前扩展到中国内地、新加坡等市场。此外,在2023年的财报中,思捷环球在提及公司未来发展展望中,提到将继续专注于重建思捷环球的盈利能力,北美团队将进一步扩展及多元化本集团的业务,而亚洲及欧洲市场的团队将继续努力使esprit回归其原创、高端及广受全球认可的品牌定位。

不过,距离思捷环球离开中国市场已经四年了,至今依然没有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出线下门店。

就相关发展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思捷环球,截至发稿电话未接通。

无论何时归来,当下的中国快时尚市场已经是另一番景象。

近两年,国产快时尚品牌如UR、热风、MJstyle、MO&Co等快速崛起。2022年“6·18”期间,UR销售额排在天猫女装排行榜榜首。根据公开资料,目前UR已突破50亿元营收规模,线下门店超过300家。成立于2008年的本土快时尚品牌SHEIN,截至2020年连续六年增速超100%,2020年营收约100亿美元,2021年销售额较上一年翻倍。据了解,SHEIN寻求最快于2024年在美国进行IPO,估值约为1000亿美元。

面对竞争不断加剧的中国快时尚市场,快时尚巨头H&M、Zara在中国市场也不断进行闭店转型,而这些对于思捷环球而言都将是再次归来时的挑战。

资深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重新回归重新布局,对于思捷环球而言还是有难度的。不过也要看该品牌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果还是按照原有品牌的发展定位体系,那很难在市场中抢占先机。与此同时,对思捷环球而言,渠道体系方面也应进行全渠道调整,包括渠道、推广、研发创新等方面需要迎合新消费群体的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