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如一阵风,它是能穿越荆棘的。只有穿越过这一片荆棘,这阵风才能吹绿万山遍野,万紫千红才能如期而至,迎来人生的第一缕春华秋实。

路遥正是凭借着此风,走过了人生每一个片场,对问题不同的选择都能坦然面对,以哲学的深思和文学的钟情塑造了我们一个个鲜活而各异的生命。

于是,就有了这部小说《人生》。

初读《人生》时,我感慨万千,认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每个人都还在年轻的时候,谁曾经不是为爱而疯狂的少年?谁曾经不是为梦想还在一路打拼的那个最天真的自己。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无论哪一个,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人生的一个片段,也可能改变他这一生。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其实所有的路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而我要选择的路,始终坚定着:“矢志不渝,终身不悔”。若能做到如此,也不枉来这人间一趟。

在高加林的身上,我看透了人生,也让我发现了成事之人的4个顶级思维。

规则思维:不可事事太随意,做人要留一线

目标思维:成功≠热情,贵在于坚持

减法思维:常给生活做“排除”法,别太苦了自己

批判式思维:不给内心设限,人生才能有无限可能

01

规则思维:不可事事太随意,做人要留一线

人们常说,那个位置越高,责任越大,跌得也越重。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做人的根本都不能丢。

人似乎总是在追求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得到的,或多或少就缺少了那么一点点价值。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你越疯狂的追寻,意味着更加新奇,更加具有诱惑力的物品会让你瞬间迷失方向,当你某一天突然失去它时,或者再也不属于你时,你才会猛然警醒。

有些东西,早已融入你的血液。有些东西,即使美观再好,品质再优,它也终究不是你的,不可太过强求。

高加林在两次进城后都失败了,在丢失去了自己的“金饭碗”后,一辈子再也不会有了使他疼得撕心裂肺,这种负面情绪,因为他也哭不出来这种无厘头的痛啊。

说得再俗一点,我觉得人生犹如打麻将,不管手里的这张副牌是好是坏,亦或是不留神发错一张牌,你都得按照排场的规矩认认真真的玩下去,不可以随便就把牌一推,说:“咱不玩了!”

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教养,输不起。

无论输赢对错,人在江湖亦或职场,做事做人要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是杀人随心欲,莫道天网不留情。

做人要厚道,做事有分寸,按规矩办事亦不可太死板,也不能手舞足蹈。

凡事留一线,来年好相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

02

目标思维:成功≠热情,贵在于坚持

摆在高加林面前有过无数次的选择,但他也就是在这些选择中最后走向了悲剧的收场。

不只是高加林,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无数次选择,但要想在这么多次的选择中坚持着自己的正确方向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你付出足够的具体行动和长远的理想追求。否则,不会这么轻易做到。

文中,路遥极力刻画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高加林他有他的才情、身材、学问和抱负,这在当时的少女们心中应该算是典型的“白马王子”形象。这样的他也难怪能引起刘巧珍的注意和爱慕倒并不显得奇怪。

但对于高加林和刘巧珍对他的感情,他却是在一无所有时才真的醒悟过来,有些东西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永远属于你。

他总是为巧珍与他之间的感情涂抹上名利与阶层的色彩,如果不是因为教师职位被撤、如果不是心中对刘立本和高明楼的报复,他是否会正眼瞧瞧巧珍?

人这一辈子,如果不是自己极力去追求着事物,或者这件事对你本身就很有价值,尽量不要去碰,这样就显得你太矫作了。

好的爱情,是相互成就,值得信赖的。好的事业,是长期呵护,愿意你去花时间为它买单的。

高加林也没有想过,他会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而愿意多去花点时间多了解,坚持着,以不至于会留下最后的遗憾。

他也不忘划清学问时的自己和曾经没读过书的巧珍之间的界限,他对乡里人的鄙夷使得后来在遇到黄亚萍时,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他总是把读书人和没读过书的人区分一干二净,标榜着所谓读书人身份自恃清高,实际上他也就是为自己“爱慕虚荣”,自负聒噪寻找一个适当的借口。

高加林有着远大的抱负,不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一门心思积极进取,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无可非议。

在闭塞的乡村,没有任何“人脉”的他只能一次次接受命运的摆弄,但他倔强的性格却又绝不甘于接受命运的安排,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

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假设,你如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与最爱的工作,你会不会还像现在这样,事事无为,碌碌平庸呢?会不会该为自己的目标而去谋一个长远的计划,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愿意去买时间的单。

这一切都尚未可知,但他就是痛恨自己的贫穷,怨天尤人。我每次读到他,都希望有朝一日,他也能够在某平台上表现得极尽风光,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别人前丢尽颜面。这些都给高加林造成了无限的痛苦。

事实上,这些痛苦的始作俑者正是自己,因为自命清高,却没有想过爱的艰辛;因为爱慕虚荣,却没有理解人生的价值;因为躁动不安,对生活表现得百般挑剔。

他过于倔强,骨子里少了对于未来未知的应变能力,他只愿过一种生活而无法接受和适应其他的生活,不懂得如何在现有生活中处理得当,不安现状,任凭欲望无休限的膨胀,这样的他多么滑稽而愚不可及。

但我们又不能笑话他,曾经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没有一个人会是从平坦走过,没有一个人不会是从嘲讽和阴霭中始终坚持着,才修成正果。

笑话别人的同时,意味着我们也会沦为他人的笑柄。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必须要有勇于承担后果的决心。他智商虽高,可惜情商不足,一个不会应变、对自己的追求又极其不负责任,这样的人,他可能会成什么事呢?

王阳明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没有清晰的规划和对未来长远的打算,试想我们还会过得像现在这样舒心吗?

对成长负责,对爱负责,对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要负责。

03

减法思维:常给生活做“排除”法,别太苦了自己

其实,人生的确是矛盾的,试想如果我们处在高加林的同等境遇,我们敢保证我们会做出比高加林更正确的选择吗?

很显然,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人生的选择本无关对错,但难的是我们对每个决定都要敢做敢当,有负责到底的勇气。

人生有一个特点在于它充满了无数的选择。

我一直在心里想着高加林和刘巧珍如果在一起,我估摸着作者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不是两人在一起了就会有个最好的结局?好像也未尽其然,在选与不选之间总是有着各种的可能,作者没想告诉我们怎么去做,我们也不能去擅自揣测。

好的事物发生,是相互的。

对于生活,别太乐观,也别太悲观,一切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理想,不要做过多无意义的事情,要学会从百忙之中抽出一点空隙,去做自己认为那件既擅长又热爱的事情。

人活百岁,都是宁愿累了自己,也不愿苦了他人。

人生只有一次,正如冯小刚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说:

生命虽是一个过程,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多给生活来点趣,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性,把握人生的每一个大小抉择,多给自己做方程排除法,知足常乐,揣一颗事事平常心,亦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没有哭泣过的人,也就不知道喜悦。人生是我们没法迈过的槛,但生活却可以在为我们排减无尽的烦恼。

做一个比高加林还要快乐的人,就要敢于直视所有问题和境遇。不会因为一点钱财或美色,就在刚铺好的路上栽了一个大跟头。

别太苦了自己,适当时多做做“情绪价值”的调理,给生活添一个彩头。

04

批判式思维:不给内心设限,人生才能有无限可能

人生的路,总是艰难曲折的。

小说中的高加林无法避免遭遇了人生的一场又一场洪荒。也许命中注定、在劫难逃;也许是"自作孽,不可活"。

但试想,这不都是人生吗?就像一部电影经典台词所说的那样:"人生就像舞台,有喜剧,也有悲剧。"去伪存真,无非只有一场戏罢了。

虽然都在舞台上演着这出戏,但妆具的背后,有虚伪、讥讽,有报复、欺骗;亦有真情、至善。

高加林在被名利的大潮卷来卷去后,摘去了所谓小人的面具,但终究在人生的道路上丢忘了根本,迷失了心性。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也只是茫茫人潮中的小人物,掀不起来大的波澜。

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在面向困境时,无论做何种选择,都要坦然面对所有的问题,冷静思考,理智看待,提出优质的思路,在优质的问题中找寻优质的方案,一切问题皆会浮出水面,悄然无息……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要看这个人身上有多大的潜质。

敢于矫正问题,生活才会有精彩,人生才能有无限火力。

写在最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高加林在迈进大城市后,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无奈地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

又辗转回到农村,得知刘巧珍又已结婚,他更是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那个年代青年的追求,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进城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而却默默地等待或被无视的错过。

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是否真有使自己后悔过的?

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是作为反面教材的教训。

我们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才会拼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我们不会为在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而放弃,这是可耻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