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98年第一只公募基金成立至今,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已走过了 26年。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主动股票、债券基金、ETF到QDII、FOF,再到公募REITs……,琳琅满目的基金产品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成为居民理财组合中的一份子。公募基金也从一个“新事物”逐渐成为万家灯火中服务中国居民财富增长的中坚力量。

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是公募行业持续坚持的初心。在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也有着新变化。

01、“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生态

1997年,国内外的金融市场正风起云涌,这一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成为中国历史上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的首部行政法规。该法规从基金的设立、募集、交易到基金托管人和基金管理人的职责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此后的2年间,国内第一批基金公司相继成立,以国泰、南方、华夏、嘉实等为代表的“老十家”,率先参与到这个崭新的行业中。

2000年前后,投资基金虽不及投资股票那样为更多人所知晓,但仍旧有不少“弄潮儿”。1999年购买我国首批封闭式基金——基金泰和(封闭期15年)的李先生,如今已有20多年基金投资经历,在他看来,“买基金相当于花一笔小的经费,请一个专家团队帮自己理财。”

在最初十年,中国公募市场还处于萌芽期。数据显示,自1997到2006年底,全市场共计发行了约300只产品,总规模约8500亿(剔除ETF联接基金的数量和规模)。

基金公司与“基民”在一只又一只产品中相遇,彼此间也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了解。尤其是不少绩优基金产品,给基民们带来了持续的收益。以基金泰和为例,封闭式运作15年后,根据2014年基金中报数据,这15年期间该产品累计净值上涨达926.78%,超越同期上证综指涨幅856.7个百分点。

随着基金的市场认可度提高,为了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配置需求,公募基金行业在产品创新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在2001年设立了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它灵活地申购赎回至今受到基民的认可;国内第一只低风险产品,以债券型基金的形式满足了投资者对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再比如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实现了证券交易制度的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投资工具。

此外,ETF联接基金、QDII基金、公募FOF、港股通基金和中港互认基金、ESG、REITs等等产品的相继问世,不仅形成了公募基金的产品生态,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还激发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活力,使公募行业能有更多机会为投资者的财富增长添砖加瓦。

公募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于实体经济建设。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公募机构挖掘出具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并通过投资行为支持这些企业发展壮大。此外,公募基金还通过REITs、ESG,以及与科技、新能源、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等细分产品,精准引导资本向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行业聚焦。

02、持续进化的投研

2023年,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成为居民投资中不可或缺的投资工具;到今年2月底,公募基金的总规模已达到29.3万亿元。

基金之所以能成为居民投资中最受欢迎的投资工具之一,除了产品线覆盖广泛,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需求外,还离不开公募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严谨的投研体系,以及对自身体系的持续升级。

业内就有包括嘉实基金等公募基金,持续根据市场变化与投资者需求,优化其投研体系。其较早提出“基本面研究”,成立研究部门的,强调的是 “追求长期阿尔法,必须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来实现”的理念。此后数年,各大基金公司都在不断对其投研体系进行持续优化,以适应环境与需求的不断变化。

实际上,在中国基金业发展进程中,各基金公司投研架构不尽相同,但追求顶尖人才和强化市场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投资者能够享有更好的收益和投资体验。

公募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实践,也确实颇有成效。招商证券的研报显示:“在2014~2023年,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相对中证全指的年度胜率达到了70%;将主动权益基金与全市场股票的年度收益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与A股表现相比,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率分化程度相对较小,波动也相对更小,整体表现相对更稳健。”

(图源/招商证券)

视变化为机遇,视革新为规律。但其本质永远是投资者。这个行业因投资者而生,其发展壮大也源于投资者。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升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等,进一步明确了公募基金行业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切实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本位,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摆在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前面。

问世26年以来,基金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这是公募基金发展的机遇,也是责任。助力投资者财富增长、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条路没有尽头。公募行业应坚守服务投资者的初心,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聚焦可持续投与研、知来路、明去处。

作者|路春锋

编辑|韩忠强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