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达60万亿亿吨,为什么还能“飘”在太空中,而不是向下坠?
在我们的常识认知里,只要一松手,手里握着的东西大多数都会掉到地上,比如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经典的牛顿与苹果】少部分的东西会因为密度、风之类的原因向上走,比如气球、蒲公英。说得更笼统一些,就是重的向下落,轻的则向上飘,并且最终还是会落到地上。基于这个认知,可
人类进入太空是个好主意吗?
自首颗卫星发射六年后,《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向当时五位杰出思想家抛出一个问题:“人类对太空的征服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他的地位?”(图源:NASA)1963年,自首颗卫星发射六年后,《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向当时五位杰出思想家抛出一个问题:“人类对太空的征服是提高了还是
宇航员上太空时为何带枪?苏联当年的教训,各国都引以为戒
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环绕了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进入太空的人类、第一个从外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类,整个飞行过程历史1小时48分钟。从那时候开始,越来越多国家的宇航员都成功进入了外太空,在外太空飞行时间也越来越长,有一
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失败,1400℃热气窜入机舱,7名宇航员瞬间融化
载人航天不仅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也充满了风险。在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后,人类就开始尝试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不过在最初我们人类并不知道生物在外太空会面临怎样的问题,生命是否能够在低重力、高辐射的外太空生存,所以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生物不是我们人类。在宇航员进入太空
将太阳能发电站搬上太空,以微波形式传回地球,这会是终极能源?
探索太空作为能源的源泉,将太阳能发电技术提升至新的高度,这或许将成为我们能源获取的终极途径。面对煤炭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全球范围内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追求,各国都在积极探寻能源转型的新路径。尽管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逐渐受到青睐,但它们在实施过
每年掉落那么多陨石,却从不砸人,也不砸城市房屋,为什么呢
每年有无数的陨石坠落地球,但它们似乎总是巧妙地避开人类和城市建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许多人可能会好奇,是否有什么神秘力量在暗中守护我们。然而,这种想法未免过于浪漫,实际上,陨石之所以鲜少对人类构成威胁,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地球的大气层。陨石坠落的地点,其实
“妈妈,我上太空,上电视了!”网友一个无心之举竟然被载进史册
不知道各位网友有没有想过?普通人也有一天能够被载入史册?最近不少《逆水寒》手游的玩家,就因为一个无心之举,做下了足以被载入中国游戏发展史的举措。那便是在太空之中畅玩《逆水寒》手游!事情的起因是,之前《逆水寒》手游官方搞了一个活动,将玩家的心愿放上卫星,搭载
3名宇航员永远长眠于太空,只有他飘到了冥王星,将要飞出太阳系
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无数故事和宇航员的壮举,激励着我们对太空的向往。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日益深入,但这一旅程并非没有牺牲。三位宇航员因技术故障永远留在了太空,而一位天文学家的遗愿则使他即将离开太阳系。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我们见证
多名宇航员称在太空遭遇天使,一次出现7个,长着翅膀,高约24米
在1984年的一次苏联太空任务中,三名宇航员被送入太空,目的是在礼炮七号空间站执行任务。任务初期一切顺利,但中途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当宇航员们在整理工作时,一名宇航员注意到空间站被桔色雾气环绕,这通常预示着潜在的危险,如煤气泄漏,可能导致空间站爆炸。然而,检
悲催的太空狗莱卡,在进入太空前就知回不来,死亡真相被隐瞒45年
和卫星、探测器相比,载人飞船更复杂,不仅需要将宇航员安全送上太空,还需将他们安全带回地球,这就涉及到航天器返回技术。在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卫星史普尼克一号就成功发射升空,不过这些卫星都没有返回地球的能力,当它们高度下降时会高速坠入地球大气层,气动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