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专家给出答案,谜底终于解开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由于其父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他。然而,建文帝在位仅四年,便被四叔燕王朱棣以武力推翻,这场历史事件被称为“靖难之役”。但建文帝在被推翻后却神秘消失,他的去向成为历史上的千古谜案。有人说他削发为僧,隐居山林;有人说他
朱标到底有多厉害?他若不死朱棣不敢篡位
对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他这一生感到非常伤心的一件事莫过于,他自己还没驾崩,结果长子朱标先他一步离开了人世。对于长子朱标,朱元璋可谓是非常器重,并且把他当做继承人培养了30多年。如果朱标不死成功继位,朱棣不敢篡位,大明朝将会是另一段历史吗?仁厚温和的
建文帝朱允炆真的逃出南京城吗?建文帝离奇失踪之谜
想象一下,你是一国之君,突然有一天,你的叔叔带着大军杀到了皇宫门口。你会怎么做?逃跑?自杀?还是英勇抵抗到底?这不是电影剧本,而是真实发生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宫廷。1402年6月13日,南京城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燕王朱棣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而建文帝朱允炆却仿佛人间
李世民敢让父亲李渊退位,为何朱棣只敢对侄子朱允炆动手?
古代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夺位事件,一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一是朱棣的靖难之役,两人靠着谋划将皇位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不过李世民和朱棣的夺位,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李世民是直接在父亲李渊在世的时候悍然兴兵,幽禁老父于深宫,令李渊不得不退位,而朱棣则是起于燕京,靖难
83岁姚广孝病重将亡,朱棣忙问有何遗言,老和尚:请释放死敌溥洽
明朝末年,姚广孝,一位年逾八十的高僧,在病榻上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朱棣,当时的帝王,急切地询问他是否有未了的心愿。姚广孝,这位被誉为“黑衣宰相”的智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请求:释放他的宿敌溥洽。姚广孝,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为什么推崇明朝的人那么多?明朝告诉你什么叫铜豌豆
明朝被满清取代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打着反清复明口号反抗满清统治的势力,犹如野草一般一茬接一茬,而民间许多学者也都对明朝有一种莫名的推崇,明朝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欲罢不能推崇至极。明朝并没有什么特别成就,明朝的强盛远不如汉唐,论繁华拍马也赶不上宋朝
这位皇帝为明朝续命160年,打仗比朱棣还狠,却被清朝抹黑数百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历史记载往往受到了当权者的人为干预,尤其是在满清统治下,明朝历史遭到了部分篡改,使得一些明朝皇帝名声受损。比如明朝就有一位皇帝,不仅为明朝续命160年,而且在军事上的才能甚至超过了朱棣。他和朱元璋、朱棣都有着类似的治国理念,对内深情无比,
大明王朝的第四任皇帝朱高炽,到底是如何暴卒的?真是嗜欲过度?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大明王朝的第四位帝王,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死后因庙号为仁宗,也被后世人称之为明仁宗。《明史本纪第八仁宗》: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在朱棣起兵反建文帝之后,朱高炽对其父有很大的帮
建文帝性情温和,为何亲手将徐达幼子一剑刺死?原因令人唏嘘
大明建文四年(1402年),一向温文尔雅的建文帝在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手杀掉了一员大臣。被杀之人名叫徐增寿,此人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山王徐达,而他也凭借父荫官至左都督。可就是这样一位身世显赫的“官二代”,却惹得建文帝亲手杀人,史载“手剑斩之殿庑下”。他
同样是特务机构,明朝的东厂和西厂到底有什么区别?
明朝的历史当中,我们都知道锦衣卫的存在,他们是皇帝手下最忠诚的耳目!其中东西两厂便是皇帝所创办的特务机构,基本上在明朝时的电视剧当中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头目(提督)是太监,下面的番子也就是一般的衙役。那么同样是特务机构,为何要设立东西两厂呢,它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