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也是土生土长的晋绥军,为何被阎锡山抛弃,留下死守太原
傅作义戎装照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为了有效抗击日寇的进攻,全国军事力量被重新整合,其中阎锡山统领的晋绥地区被划为第二战区,晋绥军部队也统编为两个集团军:杨爱源第6集团军和傅作义第7集团军。其中,第7集团军下辖第35军、第13军、第
1949年,太原监狱,国军师长戴炳南,执行死刑前,留下的一张照片
1949年7月,山西太原监狱,被判处极刑的国军师长戴炳南,站在镜头前,留下了这张老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模样。他的头发,长而蓬乱,显然已经很久没有打理了。他的胡子,也是杂乱无章,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和
回顾:阎锡山打完仗后,为啥先让士兵掏日军裤兜,而不是捡武器?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若是能摸清敌方的一举一动,那么胜利,就离自己不远了。反之,如果不了解敌军的作战策略,甚至贸然行动,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多半是失败。民国时期的军阀首领阎锡山,就是一个奉行“知己知彼”策略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