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 聊城报道
今年以来,聊城市发改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1-3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个、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实现平稳起步、良好开局。
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1-3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3%,增速比前1-2月加快7.8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7.5%,高于全部投资1.1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明显。
新动能投资势头良好。1-3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6.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3%。“四新”经济投资增长30.5%,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20.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增速回升。1-3月,民间投资增长5.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长16.9%,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6.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水利公共设施民间投资、交通运输仓储民间投资分别增长显著。市场主体经营信心持续提振。
基础设施投资支撑显著。1-3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41.5个百分点。5条高速1条高铁(即东阳高速、济东高速、德上高速、济临高速、德州至高唐高速、雄商高铁)建设进入高速建设期,形成强有力的投资支撑。年初争取的22个增发国债项目加快建设,对投资的拉动力正在逐步显现。
5月1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服务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光表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坚持“抓项目、促投资”各项措施的有力推进。
强化项目推进
健全全周期服务推进机制。成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印发《聊城市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推进办法》,搭建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整合项目谋划、审批、要素、推进等环节,实现了从项目谋划储备—落地开工—竣工投产的全周期管理。实行“纵向分级办理、横向分类处置、线上发现问题、线下现场推进”的工作措施,对系统性、链条式问题,组织开展部门会商;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市领导推动解决。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按照项目推动“369”工作要求,3月份前抓手续办理、6月份前抓开工纳统、9月份前抓竣工投产,统筹全市能耗、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第一时间解决项目手续办理问题。今年以来,已为34个项目解决土地和规划问题,为312个项目优先办理环境要素指标确认手续,帮助100余个项目解决资金需求。深化帮包推进。每个重点项目均由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市直部门、一个县市区领导联系帮包,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挂帅,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实行项目推进情况“蓝黄红”分类管理,对按期开工、提前开工的项目亮“蓝牌”,对未按期开工的项目亮“黄牌”,对6月份前不能开工的项目亮“红牌”,依据亮牌情况进行定期通报。经积极推进,一季度,全市109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获得省认定开工106个,开工率97%,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0%。
加强项目谋划
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建立“省市县重点项目库”“政策性资金项目库”“招商引资项目库”三个项目库,动态储备3-5年拟实施的项目,每月分类别、分县市区进行更新通报,对意向线索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储备库,形成“源源不断”“滚动接续”“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开展项目“线上”策划生成。充分运用涵盖“一张蓝图”“业务协同”“项目管理”三大模块的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在项目谋划和招商洽谈阶段,发起部门间协同预审,形成审批清单、要素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和部门意见汇总表,为后续项目决策、推进实施提供依据。通过策划生成,有效代替了项目论证会,提高了项目的成熟度和谋划质量。实行“线下”联审会商。在增发国债和专项债项目储备申报期间,协调各有关部门、第三方机构专家集中12天开展4次项目集中联审,对线上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开展联审会商,逐个项目梳理各项要素,进一步提高项目规范性。目前,谋划实施能开工、可投产、快达效的年度建设项目400个,储备布局强基础、优结构、利长远的跨年度建设项目800个;储备可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项目1600余个。
强化项目争取
精准把握政策方向。抢抓国家不断加码各类资金支持力度的政策机遇,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动趋向,成立项目政策研究专班,深研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券资金扶持方向,针对性编制中央预算内项目政策汇编、项目储备申报指南,强化对市直部门、各县市区的政策指导。聘请第三方机构专家重点开展全市项目谋划申报专题培训,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建立提级管理的政策快速响应机制。项目申报通知一到,立即报告市、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召开临时会议等方式及时安排部署,确保政策一出台迅速对接、跟进、争取。主动争取对接。充分发挥对上争取的主观能动性,每周到国家了解审核动向,最大限度争取更多项目通过国家审核。2023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等各类政策性资金197.8亿元,上述资金已全部下达到位,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提供强力支撑。今年,全市共有258个专项债项目通过国家审核,现已安排59.3亿元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可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李光表示,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快已下达资金的支付使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持续加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力度,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全年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