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上看到一则《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的短片。

短片中参加实验的每个人,通讯录里都有上千的好友。

但当导演要求他们把平时的点头之交、点赞之交全部删掉后,最后却都只剩下三五人。

短短一则视频,让我瞬间惊觉:有句话说的好:朋友越来越少,其实是一件好事。

当你熬到一个人喝茶,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看书,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一些所谓的社交,而却能怡然自得,那么恭喜你,这正是你高贵的开始。

01

拒绝迎合,不将就自己

《庄子·在宥》中有云:“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真正让一个人变出众的不是合群,而是不将就自己。

不料官场充满黑暗,又迫于生计,只是在底层兜兜转转。

有一年,他在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刚到任没多久就赶上一个以凶狠贪婪出名的督邮下来巡查。

而且督邮一到彭泽,就大摆谱儿,差人叫陶渊明来拜见他。

陶渊明虽然心底蔑视权贵,但也不得不去见,没想到却被县吏拦住,要他穿戴整齐再去。

这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了,长叹一声道:“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取出官印,留下一封辞职信,开始自己的归隐独居生活。

此后,陶渊明潜心创作,成为一代隐逸诗宗、田园派鼻祖。

拼命想要合群的人,只会让自己在无尽的喧哗中倍感压抑,唯有在独处中,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陈道明在娱乐圈几十年,很少参加同行聚会,也很少出席商业活动。

大多数时间,他更喜欢待在家里,泡一杯清茶,慢悠悠地读书。

其他人忙着交际应酬,陈道明却在日复一日的自修中,把演技和爱好发展到了极致。


在接受杨澜访谈时,陈道明曾直言不讳地说:

“应酬简直是一种煎熬,一群人喝得醉醺醺,一句话和你说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七八次,我就很窝火,特别烦。”

生活中,许多人总是流连于喧嚣的聚会,浮夸的酒局,为了融入人群,逐渐丢失了自己。

却不知,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寻得内心清净的独处,才能把日子过得自在安然,活出生命的本色。


02

精简社交,找到自己

有人说:“成年人的社交,99%的付出都是无用的。”

作家李尚龙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大学时期,他非常迷恋于社交,一下子报了三个社团,只要有活动,就会去参加。他留了很多人的联系方式,甚至还以此向他人炫耀。

他在某次活动中,结识了学校里的一位老师,为了讨好对方,人家随口提了一句自己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他就大半夜跑去陪他聊天。

了解到这位老师负责的工作,他便留下电话,心想以后定能用到。

后来,李尚龙有事找那位老师帮忙,便发去了求助短信,得到的回复却是冷冰冰的三个字:他这才意识,原来自以为的人脉,是这般的虚幻。


也才明白,原来人脉不是你通讯录里有谁的电话,而是等同价值的交换。


从那以后,他不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无效的社交,而是在独处中不断提升自己。

后来,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作家。

有一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有深意。

泛泛之交的“好友”就和多余的物品一样,看着满满当当地占着空间,实际上压根没什么用。

与其整天把时间花在别人身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打磨,沉淀自己。

北宋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二十三岁来到南京应天府书院学习。

虽然到了繁华之地,他仍是不乱心志,把全部精力放在书中。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夜半和衣而眠。

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

一次,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去朝拜太清宫。路过南京时,当地老百姓拥拥簇簇前去朝拜,唯恐错过龙颜。

范仲淹却不为所动,一个人闭门,仍然埋头读书。

当连他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道: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他仍只随口说了一句:随即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后来入仕为官,做出了卓越的政绩,成为了千古名相。

杨绛先生说很多人往往喜欢走向人群里,享受着虚幻的热闹感。

殊不知,大量无意义的社交会消耗自己的能量,最终与成功擦肩而过。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一个人的本能;而懂得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一个人的智慧。

精简社交,找到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03

在中国功夫里面,有一门独特的修炼方法叫“闭关”。

在一段时间内与外界隔绝,潜心修炼武学。

而在功夫的世界里,绝顶的武学都是在独处的时候创造出来的。

而作为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叶问,最喜欢的就是与木人桩独处。

也许正是在这种孤独与静寂中,才探索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套路,最后载誉全球。

其实,独处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而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木心先生在年轻时,曾两次上山独处修炼。

第一次是在他19岁那年,他决心去僻静的山上写作,就雇人挑着两大箱书去往莫干山。

那个寒冷的冬季,他一个人住在住在一个废弃的大房子里,白天晨起读书,晚上点上矿烛写文章。

待到下山时,冬天已经过去了,他也已写出了厚厚的几册书稿。

第二次,是在他23岁时。

彼时,他被聘为杭州一所高中的美术教师,待遇丰厚。

可这份工作,木心仅仅干了半年就主动辞职了。

因为他早已把艺术创作视为毕生的事业,当下的生活再好,也不是心中所向。

于是,他带着书、画笔再次上山,潜心读书,钻研写作和绘画。

待到再下山时,他已创作出大量的画作和数篇小说。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写到: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诚然,只有置身于孤独之中,磨砺心志和能力,才能让自己愈发强大。

年轻的时候,我们害怕独处,总喜欢呼朋引伴在热闹场中推杯换盏,寻求存在感

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学会忠于本心,独立思考,给心灵留下一片空地,让智慧的种子生根发芽。收到最后,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活出自我的价值,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所以,当你感到没有社交,没有朋友,不要伤感,那才是我们生命圆满的开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