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中记载道“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古代才女蔡文姬被匈奴俘虏后,被曹操重金赎回。后世以其归汉场景作画,一直被藏于皇宫之中,后流落到民间,下落不明。

众所周知,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独特的历史价值。通过一件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习惯,或是一些技艺、技巧。除此之外,很多文物承载了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文物会是无价之宝的原因。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清末乃至民国时期,我们国家是比较混乱的,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那段时期内,就有很多文物流失,一些被外国人盗走,也有一些流落到民间。我们今天要讲的正是一副非常重要的古画,但因为当时能够认出这幅画的人并不多,所以导致其被埋没,遭受了十多年烟火之气的熏染。

事情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了保护那些流失的文物,所以经常会举办一些收集文物的活动,尤其是到一些村庄中,村民家中往往可以发现珍贵的古董。

在东北有这样一名老农,当收集文物的工作人员来到他所在的村庄时,想起自己家中还有一件古董,所以想请那些工作人员到他家中看一看。来到老农家中后,他们还没等对方拿出古董,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块沾满油烟的布上。虽然乍一看,那块布非常普通,并且因为挂在灶台上多年,上面早已被油污布满,显得破旧不堪。但凭借他们丰富的经验,认定那块布应该是古人常用的画布。

所以,几个人根本没有心思帮助老农鉴定他拿出的古董,反而将灶台上挡油烟的布拿下来仔细地观赏。那位老农也比较奇怪,难道自己家中的这块布真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因为说到底这块布还是他从皇宫中拿出来的呢。

几位工作人员一边看着那块沾满油烟的布,一边向老大爷询问它的由来。原来这块布真的不简单,老大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在日本建立的伪满政权中当过差,主要的任务就是看守宫门。后来伪满政权被推翻,宫里的人们都趁机顺了一两件宝物出走。他也不例外,拿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木盒便溜走了。

可是这位老大爷的运气不是很好,在路上被苏兵拦截,想要将他手中的木盒抢走。好在他随身还携带着一瓶白酒,将白酒给了苏兵才蒙混过关,也成功地保下了木盒与里面的东西。不过等到回家之后,老大爷看到木盒中除了一块画有图案的布之外什么也没有,认为自己亏了,最后只将那个不错的木盒卖掉,反而将盒中的东西留了下来。

几位专家在听到这个故事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认定那幅画为文物,只是上面沾满了油烟,不能确定画中的内容。他们只好先给了老大爷两百元钱,将古画拿回去做进一步的鉴定。

经过鉴定后,他们发现画中的内容正是东汉蔡文姬归汉的故事,且确实是一件稀世珍宝,最后又奖励了老大爷2000元。而画中的蔡文姬正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蔡邕之女,她父亲去世后,因为战乱不断,蔡文姬被匈奴俘虏,在那里生下两个孩子。但后来曹操看在自己与蔡邕的关系上,不忍蔡文姬在北部的草原上受苦,用重金将其赎了回来。而图中所画的正是蔡文姬与随从一同策马归汉的情景,无论是从人物的神情来看,还是从马匹的动作来看,都表现出了蔡文姬回家的那种迫切心情,想要脱离匈奴部落快点回到祖国。

而这幅画的作者据考察正是金代的画家张瑀,有关他的其他信息已经无法考证,但从画中的题字来看是他所画。除此之外,在画上还有很多明清时期皇帝的印章,说明了它确实一直被皇家收藏,与老大爷所讲的故事基本吻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蔡文姬在历史上也是一位罕见的才女,不仅受父亲影响博学多识,而且还精通音律。虽然不幸被匈奴俘虏,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最后终于回到了汉朝。在曹操的帮助下又嫁给了董祀,开始了新的生活。她的这番人生经历,也被后世经常谈起,如果蔡文姬生活在一个和平盛世,她的文学成就可能会更高一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