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1735年,在大清朝乾隆盛世,一场人物对决正在上演。这场角力之中的两位主角,一个是手握重权的内阁首辅和珅,一个是声名显赫的编修官纪晓岚。
       他们一个深得天子宠信,一个才华横溢,乾隆对两人可谓礼遇有加,他们的斗智斗勇也成为朝野传为佳话。可他们的对决,究竟孰优孰劣,胜负结果又会如何呢?


       一、天下第一奸臣和珅,真的奸诈无比?
       和珅,这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名字,在清朝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身为内阁大学士兼印务内阁提调的他,更是被认为是当时的“掌管六部事务大臣”。可以说,除了天子,整个清朝政治实权都掌握在和珅一人手中。
       这样一个如日中天的超级大官,却也是清朝最腐败的官员。苛捐杂税、贪污公款,甚至私自铸造货币牟取暴利,和珅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堪称典型奸臣。可我们真的就该如此定义他,将他简单地标签为贪官污吏吗?


       事实上,和珅本人生于一个没落书香门第。他自幼双亲离世,家道中落,被远房亲戚所收养,生活穷苦不堪。他就是在这样环境里长大,致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所以他学识渊博,性格机敏,擅长察言观色,这些都是他为了生存所不得不形成的性格和习惯。
       这样一个出身悲惨的小孩,如果没有后来受到乾隆的赏识重用,又如何可能在清朝政坛如鱼得水?所以对和珅的判断,我们或许不能全然谴责,因为他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都是他所处环境的产物。


       二、才子纪晓岚也不过只是聪慧过人?
       若说和珅手握大权,又深受乾隆信任,那么另一位主角纪晓岚则以其过人的才华而闻名。在那个重视科举的时代,纪晓岚通过勤奋笃学,年少便高中进士,一时间声名远播,成为当世公认的大才子。
       然而他聪明过人的头脑却也成就了他目空一切的性格。纪晓岚眼高于顶,行事我行我素,不拘小节。曾有一次,他试图包庇一名犯罪学生,结果被贬谪到偏远小城。要不是后来有心人举荐,让他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恐怕他就要在异乡度过一生。


       可见,纪晓岚的才华固然令人钦佩,但人前人后大相径庭的态度和行为,也给他平添了不少非议。他那股不可一世的倨傲,很大程度上也是他性格中无法磨灭的特质。
       所以,我们是否也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两位主角呢?将他们简单化评判为奸臣才子,似乎过于武断,不能反映事件的本质。


       三、一场离奇的斗智斗勇,难分高下
       在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天子带着二位心腹爱将和珅与纪晓岚外出巡视。行至途中一处景点,天色已晚,乾隆便决定就地歇息,并宴请二人。
       席间,和珅心血来潮,提议与纪晓岚即席对对联,以助餐兴。乾隆那知文事的性格当即表态赞同,更是坐不住地要看两人斗智的结果。
       和珅微笑着抬眼环视四周,目光落在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上。“不才先行了,三斤四两五花肉。”


       乾隆品评道,“朕倒要看看,才子可有妙语?”乾隆和和珅都转向纪晓岚,等待他的回应。纪晓岚随意抬眼,目光掠过桌上的葱姜蒜三样,冷不防地来了句,“五钱六两七把葱。”
       乾隆听后大笑,猛拍大腿和珅脸色一沉,面带讥笑问道:“才子此诮何出?世间哪有这般昂贵之葱?此下联岂非脱离实际?”


       纪晓岚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取出一张纸,“这不是您内务府发来的账单吗?购买御膳房食材的账目,里面此葱,注明的单价就是我所说的数目。大人若不信,可作检阅。”
       和珅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心道大事不好。他是内务府的首长,御膳房用品支出账目岂有可能是假的?此事一查便知有人贪污,自己这地位如何保得住?
       随后和珅整个人跪倒在地,语气恳切地说:“皇上息怒,臣定会抓紧彻查此事,绝不姑息!”这一场斗智斗勇虽然以和珅认错收场,但连天子也不知二人孰优孰劣,难分高下啊!


       四、输赢结果由天子态度决定
       这场精彩绝伦的斗智最终以和珅的低头告终。乾隆并未深究此事来龙去脉,只是吩咐和珅严查内务府贪污事实。
       和珅面上不显,心里却暗自庆幸。他知晓乾隆对自己一向宠信,这次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教训,并未真正动怒。想到这里,和珅忍不住向纪晓岚挑衅似的瞥去一眼。
       而纪晓岚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原本就对和珅这种奸佞小人颇有微词,今日一计得手,本想彻底让乾隆责罚和珅一番的。奈何天子只是虚惊一场,最后也不了了之。


       从这个结果不难看出,无论和珅与纪晓岚孰高孰低,他们的胜负完全取决于乾隆一句话。天子的态度才是决定性因素,这二人的智慧和手段都要服从君主的旨意。
       所以,历史上的和珅与纪晓岚,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也许远没有后人渲染的那么精彩纷呈。当时的朝野舆论对他们的褒贬,与其说是基于他们自身,不如说更多的是取决于乾隆皇帝这个至高权力的具体态度。


       五、后记
       纵观这两位令人又爱又恨的历史人物,我们是否可以停止武断的褒贬评说,而应做到客观公正的历史判断呢?
       和珅和纪晓岚,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权势与才干,其命运终究掌握在他人手中。所以,我们不应遽下定论,因为环境与时势能扭曲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这些都不由他们自己作主。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理解比评判更能反映历史本质;宽容比攻讦更能体现时代价值。这是我们应有的历史态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