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对李世民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部分人对他好评如潮,认为他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另一部分人却忘不了他夺取王位的事件。 为了当皇上,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并且还狠心地杀掉亲兄弟,逼迫父亲退位做太上皇。对此,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而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结合他一生的事迹进行评价。 不是只看见他积极的一面,或者是消极的一面,这样的话评价会有失偏颇。因此,除了李世民早年间的事迹,我们还应该了解他晚年间的经历。

话说,不知是不是报应,当年李世民为了皇位斩杀了亲兄弟,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却为了皇位而密谋除掉他。从父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是个悲惨的人物。 他不仅没能得到李渊的父爱,也没法让自己的儿子感受到父爱。那么,李世民究竟做错了什么,会让两个儿子产生谋反之心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玄武门之变 隋朝期间,李渊就开始谋划起兵造反,在李世民的协助下,隋朝的统治被推翻,李渊建立了唐朝。或许是李渊认为自己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为了让普天之下都承认李家的统治,所以他才会严格按照皇家的规矩行事。 李渊在登位之后,便将嫡长子李建成立为了东宫太子。只是,李渊却走错了一步棋,他虽然想让李建成继承皇位,但是却将兵权交给了李世民。

对于一个朝廷来说,兵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世民获得了兵权后,自己也在民间召集了许多能人志士,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见李世民立下了战功后,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于是他也开始插手军事。但在这方面,李建成始终比不过李世民,做得很多军事事情也都失败了,尤其是人生的后期。 在此情况下,李建成便与李世民针锋相对,两人的恩怨也就此结下了。后来,在众将和形势的逼迫之下,李世民只得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 在这次事变中,他杀掉了亲兄弟。随后,他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去见李渊,并逼迫他退位当太上皇,而自己则成为新皇,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

李承乾谋反 回看李世民的执政生涯,他和李渊其实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却依然还对其它的儿子“暧昧不清”,这让太子李承乾产生了危机。 话说,李世民有14个儿子,但他却只心疼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儿子。李承乾并不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儿子,但按照位分来看,他却是嫡长子,李世民登基之后,便直接将李承乾封为了太子。 然而,李世民还喜欢长孙皇后生下的另外两个儿子,尤其是李泰。李泰完全就是另一个李世民,两人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包括获得兵权、被亲兄弟针对、培养军事实力等。 作为过来人,李世民自然清楚李承乾的想法,因此他便直接派出魏征前去安抚并辅佐李承乾,但一年不到,魏征就去世了。没有了魏征的协助,李承乾变得愈发不靠谱,而“太子换人”的谣言再次四起。

种种事情彻底逼疯了李承乾,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当年的李建成,为了不再成为第二个李建成,李承乾决定先发制人。他要在短时间内集结绝对的拥护者,这其中便包括要臣张亮。 如果张亮肯来协助他,那他肯定会如虎添翼。然而,张亮却非常害怕,毕竟这种事只有两个结果,那就是“不成功便成仁”。因此,张亮肯定会投靠赢面更大的一方,所以他当即决定将此事告知给李世民。 最初,李世民却不肯相信张亮,这便让李承乾放下心来。就在李承乾准备动手时,他的一个弟弟李祐,却先他一步造反了,后来被李世民平定。 有意思的是,李世民在审理李祐一案时,发现了李承乾造反的证据,这一下就坐实了此事。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杀掉李承乾,只将其贬为了平民。在处理这件事上,李世民可谓是非常心慈手软。

错信仇人 上文咱们提到了一个人“李祐”,他为何要造反自己的父亲呢?只能说也是李世民自作自受。在人的一生中,大家肯定会在无意中得罪一些人,或者是与某些人成为仇人。 有些仇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但有些仇恨却并不会因此而消逝。而李家和阴家的仇恨便属于第二种,即便是过了几十年,这种仇恨也并没有消散。 话说,很久以前,阴阳师杀掉了李渊的小儿子,同时还刨了他家的祖坟。在攻破了长安之后,怒不可遏的李渊直接杀掉了阴世师,但却留下了他的一对儿女——阴氏与阴弘智。 由此,两家便结下了梁子,后来李世民提出要娶阴氏,而李渊竟没有反对。从李渊和李世民的作风就可以看出,比起潜在的危险,李渊和李世民似乎更偏爱美色。

就这样,李氏便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两人还育有一个儿子李祐。在封建社会中,嫁作人妇的女性只能依靠夫家生存,因此阴氏在嫁给了李世民后,便放下了家族世仇,但阴弘智却无法放下家仇。 就在这时,李世民走错了第二步棋。在李祐长大之后,李世民竟让阴弘智前去辅佐李祐。在辅佐李祐期间,阴弘智便产生了二心,他开始煽动李祐进行造反。 毫无意外,在阴弘智的协助下,李祐在暗中培养了一批势力。随后,李祐便开始暗中谋划策反之事。李世民得知后龙颜大怒,便让徐茂公前去镇压。 或许李祐手下的大将自知敌不过李世民,在徐茂公还未达到时,这些人便先一步投降策反。因此,李祐的造反行动只能宣告失败,在处理李祐这件事上,李世民可没有心慈手软,他直接下旨杀死李祐及阴弘智。

也就是在处理李祐的问题上,李世民发现了李承乾的问题。另外,从李世民对待李承乾和李祐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有多偏爱长孙皇后的孩子,这两人明明都在谋划造反,一个只被贬为庶民,另一个却被赐死。 俗话说得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李世民头脑清醒的话,两个儿子也就不会沦落至造反的地步。尤其是李承乾,他原是大唐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上。 可是,由于李世民模糊的态度让他失去了安全感。其实,李世民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他又怎么会不了解李承乾的想法呢?只能说,在做父亲这方面,李世民实在是太失败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