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大公路是一条普通的公路,却是通往家乡的希望大道。

允大公路起始于曼栋大桥,往南终点为大勐龙,全长63公里。据说是1954年按“民修公补”的办法建设的简易公路,也是西双版纳第一条公路。

昆洛公路起始于昆明终于打洛,行至曼栋大桥拐一个弯便进入允大公路。“允”是允景洪的简称,“大”是大勐龙的简称。当年分别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和二团的辖区。

曼栋大桥横跨流沙河,我们坐在敞篷的解放牌汽车上,第一次看到桥堍下裸浴的傣族老乡,知青们吆喝着掠过这一惊艳的场景。

往前便是嘎洒镇,当年叫人民公社。嘎洒是允大公路上最大的集镇,有粮库与食馆,还有供销社。当年我每月都要去一次嘎洒粮库拉大米。用麻袋装,一袋200斤,装满往背上一驮直接装车,那会儿年轻并不觉得累。装满一车便钻进对面食馆用餐,或一碗米线放点辣椒,或一碗米饭加勺茄子,乐得屁颠屁颠的。当年就听说嘎洒今后要建机场,那时以为是天方夜谭。不曾想到如今真的建起了机场,直飞上海只要三个小时。

再往前便是飞龙水库了。这是一个人工水库,车辆只能绕着边上的之字路缓缓地爬到坡顶,然后再踩着刹车下坡。坡陡,尤其到了雨季,一不留神就会翻车。那时年轻天不怕地不怕。一次我去嘎洒拉米遭遇翻车,连人带货一并甩到路边,幸亏没有掉进水库,否则小命就没了。

下了飞龙坡就是傣族老乡的曼波寨子,一团九营与曼波寨相邻。我在那里主政三年,与当地傣族老乡搞得很熟,他们用傣语,称呼我为“老pia”,当年我才23岁。

过曼波便进入一团十营地界,十四连在路边是我到西双版纳的第一个连队。这是个新建连队,条件十分艰苦,因为在路边交通便捷于是成了知青的落脚点。凡搭车外出的或返回的,一般都会到十四连落脚。

再往北就是曼达纠寨子了。这个几十户人家的自然村寨,多年后,居然出了一个人物。此人便是歌曲《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的作者罗红江州长。那年,他来上海访问。我问,你是傣族怎么姓罗呢?应该姓刀。他说,我母亲是傣族,父亲是汉族,姓罗。我又问,你妈是哪个寨子的?他说曼达纠。我说,当年我就住在曼达纠边上,而且在老乡家住过。曼达纠在允大公路30公里处,过一段黑心树林,再往前便是一团十营营部。

过了十营便是二团驻区小街。其实小街并没有街,只是一个地名。1970年4月,三连的几位女知青结伴去那里串门,搭的是拖拉机,因翻车命丧小街。她们刚来西双版纳不到一个月,正值十六岁花季,却永远留在了那片红土地上。

再往前就是曼飞龙白塔,由主塔和八个小塔组成,犹如春笋破土而出。据说曼飞龙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间。1974年,西双版纳迎来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和阿城、建元一块去到那里,阿城用海鸥4D相机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终点大勐龙,也是二团团部所在地。这是中缅边界最后一个小镇,小镇上有一座黑塔,传说是释迦牟尼的右脚,而曼飞龙白塔是佛祖的左脚,一个给傣族带来财富,一个给傣族带来欢乐,多么美好的传说。

五十年过去了,允大公路经过了重建,如今就像珍珠串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允大公路是一条普通、再普通不过的公路。要知道当年却是我们唯一通往外界,通往家乡的希望大道……(老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