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历史小说的朋友应该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副画面,敌军打进城来,城内的县官将府内的亲人召集过来,每人赐一杯毒酒,待众人都喝下后,再拿出早已准备的白绫,往房梁上一搭,一脚踏上小方凳,登高之际慷慨激昂赋诗一首,说完脖子往白绫里一伸,双脚蹬开小方凳,然后身死族灭。

这种场面在宋末和明末两个时期尤为多见,毕竟番邦来犯,亡国灭族之际,作为汉家股肱之臣的士大夫阶层怎能苟活于世。其实这些个文人的心理也好理解,凡是图个名声,一生殉国多好听。这些个文官,国破家亡之际,文不能出谋划策退敌军,武不能上马持枪杀蛮夷,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赚取这点名声了。 但是有朋友就要问,那你自己死就好了嘛,干嘛来拉上妻儿老小。其实这也不怪这些个弱小的文官们,在古代社会,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梁塌了,屋檐下的人岂能独活,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另外,如果自家的妻儿老小不随自己去,还苟活于世的话,其实也是在玷污家族门楣的名声,毕竟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属品。

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自古有之,在汉唐时期,家中女眷就很少跟着男人殉节。这事很大程度上跟当时朝廷的开明程度有关,汉唐时期朝廷很少标榜贞洁烈女,对不幸丧夫的家庭往往鼓励女眷改嫁。 然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学进入历史舞台以后,气节这个东西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并且影响着后世的华夏子孙。到了明朝,文人的思想被牢牢地禁锢在四书五经里头,三贞九烈这些观念就被深深的烙在中华民族的骨髓里。满清入关以后,满清皇室为了严格控制汉人的思想,将明朝那一套发挥的登峰造极。

据统计,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贞洁烈女,唐朝47位,两宋43位,明朝陡增五六倍达276位,到了清代,这一风气大有遍地开花之势,前几朝总和都赶不上清朝,达5603位。 可见明清两代的三纲五常之风是多么盛行,当政者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模范烈女,鼓励女子为夫守节、以死殉节,到处立牌坊、建祠堂,贞洁烈女的数量俨然成了一地道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指标。然而,牌坊立起来了,祠堂建上去了,官员的政绩提上去了,但苦了那些一辈子守寡的女子们。

和平时期倒也罢了,只是忍受寂寞清贫之苦。一旦碰上战乱,女子若是被敌军活捉,对整个家族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因为古人们都心知肚明女子们将要受到怎样的折磨,即便被捉女子真的完完整整的回来了,也没有人相信她还是清白之身,此时的女子本身就是家族的一大污点。所以当女子嫁入官家的时候,在她的陪嫁物品中,往往藏着一把剪刀,若是出远门或是碰到危难,这把捡到不是给你御敌,而是让你了却余身的。

对于古代女人而言,嫁入官家后,必须准备好三件事,一是备好一条绳子,二是藏好一把剪刀,三是认清家中深井的位置。绳子是用来上吊,剪刀是用来自裁,深井是用来投水,这三样东西是保留夫家颜面的最后一道屏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