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北京商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上半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二季度实现1.12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万亿元,经济增速保持稳中有进的向好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定、增强、向好”三个特点。下半年,北京将以更实举措抓经济、更大力度抓协同、更广视野抓谋划、更大决心抓改革、更高标准抓统筹,全力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民生保持稳定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二季度实现1.12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万亿元,经济增速虽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稳中有进的向好趋势,成绩来之不易。

对此,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研究部主任杨永恒表示,从规模看,今年一、二季度GDP规模分别为10581.4亿元、11209.9亿元,这意味着北京市已进入单季GDP全体跨过万亿元大关的时代。从速度看,上半年GDP增长5.4%,这一增速是在去年5.5%的高基数上实现的,也明显高于过去五年4.4%的平均增速。

“这是我们建设创新高地、完善创新生态、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主动求‘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结果,也是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转压力为动力的结果。比如,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在商品消费趋缓中挖掘补齐民生短板的需求潜力。”杨永恒说。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北京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提振消费市场活力,狠抓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完善投资要素保障,着力释放内需新动能。出台产业支持政策70余项,新设4只政府投资基金,前瞻谋划布局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上半年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4%,分别高于全国1个、0.8个百分点。紧盯企业生产经营的堵点难点问题,用好“服务包”机制,为企业提供2.3万个服务事项,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

除了经济运行稳定,民生保障和城市安全也保持平稳。据悉,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2万人;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1%,优良天数累计129天、增加3天。全市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和人数“双下降”;“23·7”灾后恢复重建“一年基本恢复”项目全部按期完工。

科创、改革动能增强

“上半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投入看,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增长7%,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长7.4%。从产出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占28.7%,居全国首位,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83件、同比增长21%。

具体来说,着力推进从“0”到“1”的自主创新,全力服务保障在京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在轨运行,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和关键核心技术九大专项攻关行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有10个科研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着力推进从“1”到“10”的成果转化,搭建全市应用场景统一发布平台,上半年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转化项目超160个。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关村先行先试24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9家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63个项目向科研人员赋权,探索开展高校院所等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

同时,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清理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建立与民营企业多层次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向民间资本推介16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积极探索扩大制度型开放,正式施行外商投资条例,获批试点放宽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等。出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上半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项目115个、同比增长55%。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效能还在不断增强。上半年,各项政策资金靠前发力。一方面,抓好国家政策落地、兑现、见效。印发实施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及17项配套支持政策,上半年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2.9%,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政策带动绿色智能消费品销售额约9.4亿元、汽车销售7.3亿元。主动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标志性”的“两重”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另一方面,统筹用好本市财政、金融、产业、区域等各类政策工具,比如,财政政策在提升政府资金效能上发力,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58.3亿元,制定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施。

产业、需求态势向好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优势产业有力支撑经济增长,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GDP的比重超五成、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八成,分别增长12.4%、5.8%、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5个、1个、1个百分点。

上半年,北京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推进数据登记管理、资产入表等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智能算力供给规模超2万P,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4.0启动建设。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15.6%,多层次资本市场加速形成,北交所“深改19条”重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获批。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跃升,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破百亿块,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广受市场欢迎,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倍,全国第一张干细胞药品生产许可证在京核发,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

有效需求支撑向好。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4%,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8.3%;北京地区实现进出口1.83万亿元人民币,再创新高。

在具体工作中,积极推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不断丰富消费产品和场景,实施西直门、双井等15个商圈改造,建立大型活动“一件事”集成办理,上半年共举办演出、赛事、会展等大型活动965场次,1—5月文化艺术业收入增长20.8%,率先在“两场”设立全国首家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上半年北京口岸免签入境外国游客增长10.12倍。打好投资“增、补、拓、改”组合拳,增产业投资,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8.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补短板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5%;拓城市更新投资,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289个、新完工325个;改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发行上市全国首单民营企业消费基础设施REITs项目。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制定自贸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此外,企业经营情况向好。上半年在营企业数超过219万户、同比增长7%;1—5月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8.9%、8.3%,比去年同期提高31.8个、3.3个百分点。

“下半年,将以更实举措抓经济,确保完成全年指标任务;以更大力度抓协同,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更广视野抓谋划,推动前瞻布局取得新成效;以更大决心抓改革,助力创新迈出新步伐;以更高标准抓统筹,推动民生安全实现新提升。扎实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全力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