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时报》这两天公布了一则新消息,称印度政府将考虑放宽中企以合资形式在印度的投资。

在2020年~2024年的四年间,印度政府加大中国企业对印投资的审查力度,审批方式也由自动审批全面转化为人工报批,期间一共收到过450份中企上报的投资申请,其中拒绝了180份,未处理的有200份,真正得到批准的只有70份。

印度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具备更先进的技术,一方面能帮扶印度制造业崛起,一方面还能为印度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因此放宽中印合资企业限制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但这只是印度的一厢情愿而已,小米48亿罚款事件、vivo反洗钱调查拘捕行动,已经让印度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国家级杀猪盘重灾区,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哪家中企愿意向印度投资呢?

小米惨遭杀猪盘

对于智能手机制造商而言,印度市场简直是兵家必争之宝地,这个国家人口多、智能手机销量增长迅猛,早在2016年手机销量就突破至1.2亿台,具备巨大消费潜力。

2014年,小米雄心勃勃的在印度推出首款小米智能机——小米3,整个发布会布置的十分低调,到场的媒体也寥寥无几。但小米产品凭借高配置、低价格的产品优势,很快就在印度市场上立稳脚跟,拥有了一席之地。之后小米在印度采用的市场策略便延续了国内的饥饿营销模式,用户需要在规定时间进行上网抢购,短短两年,小米的营收就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

2017年推出的红米Note 4,让小米一跃成为了印度线上的国民品牌,热烈的市场反响和巨大的用户群体给予了小米拓展线下市场的底气。自2017年后,小米便采取三管齐下战略,大量铺设线下零售店,并在印度各地开办小米之家与第三方展开合作。

截止2017年开年,小米在印度已经坐拥600多家第三方合作商,第二座工厂也正式投入运营。小米对于印度市场高度重视,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取代三星,成为印度市场第一手机品牌。

事实上小米也的确做到了,从2018年~2021年,小米一连第三年都是印度第一手机品牌。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小米将成长为印度市场独一无二的手机霸主。但好景不长,小米自2021年后便再未夺回过市场第一的宝座,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遏制小米增长趋势的不是苹果,也不是三星,而是印度政府。

2023年6月9日,印度中央执法局突然冻结了小米账户222.1亿卢比的资金(约等于48.1亿元人民币),理由是小米以及旗下子公司自2015年开始,便打着“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国外实体企业非法汇款,而这一行为触犯了印度1999年《外汇管理法》的规定。

直白一点就是印度当局怀疑小米涉嫌转移资金与洗钱,48.1亿人民币对于2023年的小米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2022年小米集团的净利润是85亿元,印度此次罚款相当于小米净利润的一半还多。

对于印度当局的指控,小米可谓是比窦娥还冤,小米据理力争辩解道:小米印度公司所支付的版税全部都用于旗下产品所使用的专利费和产权费,执法局扣押款项中,超过84%的部分是支付给高通公司的专利费,其中每一分一毛都有理可查有迹可循。但对于小米的辩词,印度当局却置若罔闻。

小米顿时意识到,与印度讲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通过裁员来向印度政府公开施压,才能让双方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交涉问题。印度这种民主国家,企业通过裁员,完全可以将莫迪政府逼向选民的对立面。偏偏小米在印度的十年中,足足开设了7座工厂,为当地创造岗位高达2万多个,解决了印度大量劳动力岗位,也带动了印度的制造产业。

在小米的强势表态下,印度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让步,正式取消了针对小米的罚款和限制。这无疑是中企面对外国打压的一次全面胜利,事实上早在2021年印度就对小米下达过一份5.6亿人民币的罚单,理由是追缴税款。

根据小米印度公司的报告显示,小米在印度市场最鼎盛时期的2018年和2020年,净利润也不过只有2.6亿和3.5亿,加起来才刚刚够缴纳罚款,5.6亿罚款对于小米是一记沉痛重拳。对此国人纷纷评价,小米这是在印度市场遭遇了杀猪盘,印度政府先是开设大量福利条件引诱小米入局,再在后续经营过程中实施一系列打压限制,这还是一场国家级杀猪盘。

外国企业的心寒

如果这是一场印度设下的国家级杀猪盘,那么中招的中企可不止于小米,还有vivo。

2023年12月,印度执法局以反洗钱调查罪名,逮捕了vivo印度公司的多位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 Hong Xuquan、首席财务官Harinder Dahiya 和顾问 Hemant Munjal。在印度执法局提交的指控中写道:vivo通过空壳公司,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高达637亿人民币,以此来逃避税款。

对与印度政府的所作所为,vivo发言人表示十分震惊,并将印度的拘捕行为视作一种骚扰行为,为整个行业都带来了不确定性,vivo将坚决拾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在一周之后,印度法院下令释放vivo高管,并将逮捕行动认定为非法且无效的行动。

2022年七月,OPPO被印度政府指控逃税高达38亿元,并通过货物不当申报,累就非法获利298亿卢比。除了罚款指控外,印度政府还规定中国手机厂商必须任用印度籍人士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以及首席技术官,同时还要让当地企业参与到制造流程当中,甚至要渗透到零部件环节。

在最近两年,至少有500家中国企业遭受到了印度税务和合规性普查,其国家级杀猪盘的招牌早已臭名昭著、恶名远扬,当外企被印度政府承诺的招商政策所吸引,满怀憧憬的进军印度市场,迎接他们的确实当头棒喝,不仅此前承诺的福利政策成了空口白话,甚至官方政府还不安本分,三番五次的兴妖作怪,导致大量国际企业铩羽而归,越发投鼠忌器。

不仅是中国企业,就连福特、通用雪佛兰、哈雷戴维森等国际知名品牌近些年也纷纷退出印度市场,美国花旗银行等金融大鳄也打起退堂鼓。截止2022年7月27日,在印注册的5079家跨国公司,已有1777家进行撤资。印度媒体《商业标准报》提醒警告道:外资们正在集体对印度制造失去兴趣!

印度时常通过法律手段来故意挑刺,但实则他们自身的法律标准也是极其混乱的,对外资管理至今没有一部协调统一的法律,目前陈述条例还分散在《1999年外汇管理法》、《1991年工业政策陈述》、《工业政策决议》等一些法规上。

这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例指令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不仅外企们无所适从,就连印度政府自身在判定时也感到无从考量,其整个国家的营商环境之差,简直恶劣到了极点。

如果印度未来不完善统一自身法律,不改善营商环境,无论他们如何放宽外企合资政策,都终将无法再赢得国际企业们的青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