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新能源小汽车,只需要10天左右,就能跨越9908公里从中国西安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自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以来,中欧班列进一步提高运输时效。

上半年中欧班列运行情况正陆续发布,多地中欧班列开行数实现同比增长。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有关分析指出,其强劲表现与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尤其是海运费用的波动和空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密切相关。随着其走向成熟化、智能化、绿色化,将继续加强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利好多产业跨境及资源配置优化。

增量提质成多地主旋律

最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往返开行331列,同比增长超六成;黑龙江省累计开行中欧班列91列、9132标箱,同比增长116.7%、99.4%;苏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列,去程班列发运箱数同比增长13.18%。另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前6个月,长三角地区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538列(含回程),运送货物26.6万标箱,同比增长12.8%。

在各地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的同时,其运输服务及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自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增铺画重庆、武汉、义乌、广州等与德国杜伊斯堡、波兰华沙间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

据悉,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通过各轨距段铁路班列时刻表的接续,有效控制中欧班列各环节作业时间,消除口岸站办理列车换装时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运输时效,被称为国际铁路上的货运“快铁”,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为例,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运行9908公里,10天左右即可抵达杜伊斯堡。

针对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运行的强劲表现,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与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紧密相关。从国际来看,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尤其是海运费用的波动和空运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寻求更为稳定的替代方案,中欧班列以其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优选。俄乌冲突影响了传统的欧亚陆路通道,但中欧班列通过多元化线路布局,如跨里海和黑海的线路,绕开了冲突区域,保证了物流的畅通。此外,疫情后经济复苏带来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加之海运和空运的瓶颈,进一步推动了中欧班列的需求。

从国内来看,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企业也看到了班列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布局和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同时,中欧班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自2011年中欧班列开通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显著的扩张、强劲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物流通道。”中物联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年运输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7亿美元。货物品类由开行初期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食品、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53大类5万余种。

另据国铁集团数据,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16—2023年,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0余列增加到超1.7万列,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39.5%。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7个月。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目前来看,中欧班列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运输方式,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走向成熟。同时,洪勇表示,中欧班列正在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据悉,上述从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集装箱就安装有北斗定位电子锁,货主可以像查询快递一样查询货物运输情况。

“中欧班列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缩短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物流时间,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碳排放,成为连接两大洲的绿色物流通道。”洪勇指出,相比于海运,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更短,通常只需12—14天,而海运则需40天以上;相比于空运,中欧班列的成本更低,虽然速度不及,但在大宗货物运输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中欧班列在时效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成为高价值、易腐烂或季节性商品的理想运输方式。

此外,洪涛表示,中欧班列还是“一带一路”的核心体现。“一带一路”既是增强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的合作平台,更是发展全球经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措施,将促进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

企业将迎更多市场机会

“中欧班列的发展带动了沿线通道经济的快速发展,受益的产业包括物流业、制造业、农业等。上述行业中的相关企业,如惠普、富士康、冠捷等,它们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西部,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境内外生产协同联动,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链上的企业进一步优化其在全球的资源配置。”资深民航专家韩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张新原表示,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拓展业务范围等方式来布局发展。例如,物流供应链企业可以与中欧班列运输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物流服务。制造业和纺织品等行业也可以通过中欧班列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洪勇还提出,企业还可以通过布局中欧班列沿线节点城市,建立物流中心或生产基地,利用中欧班列的快速运输能力,加快产品上市周期。

在利好多产业跨境及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中欧班列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堵点和挑战。洪涛表示,现阶段,中欧班列还存在货源不充足、回程班列少、价格竞争激烈等问题。具体来看,货源不充足主要是指中欧班列大部分线路很难单纯依靠本地货源支撑;回程班列少,主要是指从欧盟、俄罗斯、中亚等地区或国家开往中国的班列数量远少于从中国开往这些地区的班列数量;而一部分线路为在市场上招揽货源,采取低价报价的手段,对其他线路造成了冲击等。

另外,物流与流通业咨询公司贯铄企业CEO赵小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有部分区域的中欧班列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部分区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欧班列要实现长期向好发展,要有一个枢纽思维来整合相关产业链,同时要让其产生联动,此外还可以依靠代表性企业加速出海拉动和相关政策推动等。

“中欧班列未来发展趋势看好,将继续加强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产业链上的企业将迎来更多市场机会,特别是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同时,也应注意到地缘政治风险、国际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挑战,需要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供应链策略。”韩涛说。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