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2021年秋季,作为国内市场搜索引擎赛道的老玩家,360方面上线了一款名为“无追搜索”的产品,主打彻底的隐私保护、纯净的搜索结果,以及精简的搜索页面。然而遗憾的是,就与同期亮相的头条搜索一样,无追搜索似乎也没能成功从百度手里抢到更多的蛋糕。时隔两年半,根据日前无追搜索方面突然发布的公告显示其,该搜索引擎将从5月30日升级为360AI搜索。
事实上,360AI搜索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今年2月末,360创始人周鸿祎在“预见AGI”的免费课上就曾首次公布了360AI搜索,并且其App也早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无追搜索实际上是被“废物利用”,成为了360AI搜索的养料。
那么,360用隐私保护来吸引用户的意图为何没能成功呢?其实传统搜索引擎为了优化搜索结果,就必须对用户数据进行尽量全面的收集和分析,这一点在不久前谷歌搜索API文档泄露事件中也再次得到了证实。正是因为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产生的数据本身已经被货币化,互联网产品才会跟踪用户在网上的行为,以便提供针对性广告、改进算法或改善相关服务。然而在经过了近年来无数次的隐私泄露事故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重新关注个人隐私保护。
比如与谷歌唱了十几年对台戏的DuckDuckGo,就是一个成立于2008年的隐私搜索引擎,但长期以来都一直声明不显。直到2021年,由于福布斯发布了一篇关于美国FBI秘密命令谷歌提供任何输入特定搜索词人员的Google账户IP地址以及CookieID,从而引发了大众对于谷歌搜索的不信任,主打“无追踪网络搜索”的DuckDuckGo在这一年才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平均每天的搜索查询次数超过1亿次、带来了46.4%的大幅增长。
大洋彼岸的国内市场也同样如此,因此才有了360推出无追搜索。而无追搜索实现隐私保护的关键,是在默认情况下不会使用Cookie,并且用户行为数据会被去标识化,也就是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点击的链接、访问时间、停留时长等数据会被收集,但是在经过技术处理后,这些信息无法识别到特定的个人,再搭配无追搜索没有账号体系的特点,用户隐私确实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只可惜隐私保护这个噱头,似乎没能起效。原因也不推测,因为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是为了获取信息,不追踪用户数据的代价就是性能的下降。毕竟不知道用户数据就意味着搜索引擎的算法迭代速度会大幅延缓,最终的结果就是用户使用无追搜索乃至DuckDuckGo的体验,要远逊于百度和谷歌的搜索引擎。更何况隐私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号称保护隐私的互联网产品就能实现的。
目前的现实,是用户使用互联网服务必然就要向厂商让渡数据的主权,而相当多的厂商又没有能力在无孔不入的黑客手中保护好用户数据,以至于用户数据的泄露几乎无法被完全杜绝。这也是为什么隐私保护这个议题在互联网世界喧嚣许久之后,热度早已大不如前的原因。大家也发现即便某些厂商有在不断改进隐私保护的体验,却架不住另外一部分厂商对此无动于衷,以至于自己的数据总是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泄露。
虽然隐私搜索没能受到用户的认可,但AI搜索却毫无疑问是当下最为热门的概念。正如周鸿祎所言,“搜索是用户的刚性需求,但现在搜索不好用。用户想找的东西往往在首页没有,要点击很多网页才能找到合适的内容。360AI搜索就像一个AI助理,搜到的内容它先帮你看,看完直接汇总成一个答案给你”。AI搜索就是将搜索引擎与大模型结合,实现了可自动提炼、整合、重组信息。
AI搜索就相当于是能联网的AI,其核心技术架构则是RAG技术(检索增强生成),在先遍历自己的索引数据库,检索与用户问题相关的信息,接下来也就是AI搜索与传统搜索的分野。此时传统搜索引擎会直接将信息按照相关性呈现给用户,而AI搜索则是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用户的实际问题一同作为提示词交给大模型,并引导大模型生成回答。
为什么AI搜索一定会大行其道?因为这是广大用户的呼声,毕竟搜索后不用动脑子、也不需要花时间,直接参考AI给出回答即可。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相比于此前的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其实是下降了。比如在最近,就有电商平台的商家推出收费安装正版Steam服务。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安装Steam应该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实际上这项服务的销量已经接近上万。
而不知道怎么从一大堆Steam管家等"李鬼"中找到真正的Steam、不知道如何解压缩,这都是当下一部分网民的特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荐算法已经主导了大家每天在互联网上能看到哪些内容。而推荐算法能够大行其道也是有理由的,因为它从技术上来说确实更先进,并解决了一个之前从未出现过的问题、即“信息过载”。随着用户规模的指数级攀升,互联网的“信噪比”大幅降低,单纯依靠自己来发掘需要信息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如今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正在让位于筛选信息的能力,算法存在的意义就是给用户呈现出他们认为对自身有效的信息,起到的的是过滤器的作用。一旦习惯推荐算法直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推送到眼前,自然就会愈发缺乏主动性。所以传统搜索引擎这种需要用户自主输入关键词、再自行拣选信息的模式,对于这类用户必然就会产生隔阂,而反观AI搜索,就是直接呈现结果、并搭配数个信源。
所以无追搜索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是旧时代的残响,新时代里只有更懂用户、更方便的AI搜索可能才是“版本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