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书里那几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总会首先引入我们眼帘。因为在中国的历史典故里,人们往往会对里面骁勇善战的主角,印象深刻,格外留意。 然而,古代争权夺位的过程十分残忍,牺牲大将更是家常便饭。对于带兵的首领们来说,手下人的生死状况,不仅是军队人数的减少,更是对己方力量的削弱。
三国时期,以曹操为首的势力猖狂盛行,他的对头刘备自然看不过眼,于是派出手下的五星级武将关羽。本是一生都未战败的大将,却在襄樊之战中惨烈败阵,丧失性命。 虽然刘备痛失关羽,但曹操孙权也未能全身而退,他们一样损失惨重,直接失去了几名大将。
究竟在襄樊之战中,除了蜀阵营的关羽大败丧命,还有哪些大将同样失去了性命呢?据说,曹操与孙权方败下阵的几位大将,提起都让人感觉丢脸,这是为何呢? 在汉末三国的战役中,刘备与曹操是长久处于两头鼎立的态势。蜀汉立国之时,两方势力互不相让,最后,两方以两大战役结束了这场拔剑弩弓的场面。 决定成败的其中一场关键战役,就是由刘备手下的五星武将——关羽发起的襄樊之战。 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心中谋划着更远大的作战计划。那段时间,曹军退居在荆州,守着自己仅剩的一方领土——襄阳。然而还是避免不了另一场争权之战——汉中之战。
刘备军在汉中之战大胜后,有了更强的战斗欲与胜负心理,襄阳城便是他们看中的下一个目标。此时,对于刘备阵营的关羽来说,再次奉命出战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汉中之战之所以能胜利,关键在于曹操不能及时赶回阵营指挥,而自己又顺势掀起了曹军的内乱风波,这才使得当时的曹营军心动摇,大败战役。 关羽猜想,曹营此时已经自乱阵脚,如若不追击,很是可惜。虽然知道曹营已有所防备,但关羽依旧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地想要趁乱拿下曹军的襄阳。
在襄樊之战中,无论从人数还是从兵力强弱看,曹军都更胜一筹。但正因为有鲜明的对比,才使得关羽在此次战役中,表现更显突出,简直可以称为是“封神战役”。 首先是关羽的“背水布阵”,顶着曹军围攻,不熟水性的关羽依旧能突出重围。 为了防守,关羽布局战车围堵曹军。在这个过程中,关羽让士兵们在战车内对敌方进行战术骚扰,以此反守为攻,第一回合大获全胜。 在步步紧逼下,曹军不得不退让,关羽顺利包围了樊城。趁着天降大雨,关羽的水军全部派上用场,再次在曹军面前大显威武,他们一路斩杀数敌,刀刀见血。
本以为拿下樊城已是命中注定,但却没想到,曹操及时调整作战方案,请来孙权相助。 这让关羽开始深思作战方案,他知道孙权是能人武将,功夫深厚,不是一个能随意对待的人。 在关羽犹豫作战之时,已然错过了最佳战机,曹操反攻而上,势头迅猛。就这样,关羽未及时攻破樊城,最终只能退回荆州。
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荆州早已被孙权攻入,关羽的后方家眷均被俘虏,整个军队都遭到沉重打击,只剩下残兵败将。关羽从军多年从未战败,却在荆州的失守中步步退让。 最终,孙权带领军队急攻而上,直接将关羽与儿子关平斩杀在荆州城里。一代武将就此落幕,樊城再无“神将”传说。
襄樊之战中,关羽因骁勇善战的表现而被“封神”,却又因犹豫不决,最终错失战机而丧命,实在是天堂地狱各游走了一遭,令人心悬一线。 对于领袖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要善用人才,不然变成光杆司令,任凭一把刀再厉害,也无法敌打败军的千千万万。刘备虽然痛失关羽,但曹操与孙权也并不算赢得漂亮。 在襄樊之战中,一代关云长就此死去,蜀国的损失自然无法计量。为了报仇,刘备曾出兵攻打,大家都以为这胜负已定的报仇是个笑话,但其实却不然。
襄樊之战东吴胜,那是因为曹操与孙权共同联手,最终占领了荆州。看起来似乎一帆风顺,但其实在这次战役中,东吴一样损失惨重,痛失了好几名神兵侠将。 其中一名被击溃的大将,就是当时东吴的都督——吕蒙。说来奇怪,吕蒙并不是死于战场,而是因心含愧疚,怨恨孙权的精神压力过大,最终死于疯癫发作。 世人在听闻吕蒙的死因后,都觉得十分可笑,也为东吴感到丢脸。蜀国的大将都是死于战场,大多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心有所属,但东吴的大将却是在胜战之后疯癫而亡。
更让人唏嘘的是,吕蒙死亡之时,内心还对自己的首领孙权充满怨恨,反而对敌军的关羽充满歉意,吕蒙认为,自己一直对关羽抱以“暗杀”的念头是错误的。 不仅孙权的手下大将遭受非议,曹操军营中痛失的大将——庞德,也一样被大家指指点点。 庞德在东吴是个有名的武将,他武功精湛,杀敌无数,就连关羽这般武艺也曾被他伤害几回。本以为这等狠角色,就算死亡也应该葬于战场,没想到最后竟是死于“不从俘虏”。 关羽曾想将战败的庞德收于麾下,在遭遇庞德的宁死不从后,关羽当机立断将其斩杀。
如今看来,东吴如此一名猛将,不仅没能为君分忧,反而死于斩杀,确实是丢脸至极。 怪不得,世人在提及三国的襄樊之战时,往往会评论为:关羽的牺牲是令人惋惜的,但曹操与孙权的大将,性命丢失得令人唏嘘,足以称之为“丢脸”。 本是“蜀国损一千,东吴损八百”的交手之战,却最后落得如此史评,实在是可惜了。 一场战役一旦打响,本就会分出输赢,且双方都会遭遇变故,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而三国时期的许多战役,都只不过是在为书写历史做铺垫,是不值得提倡的。 蜀国与东吴为了宣示主权,一直都在争夺领土,也一直都在发生损兵败将的故事。似乎对于当时的三国来说,这是一条必须选择的道路,是无法避免的。 当我们如今身处和平,再回过去看待“襄樊之战”时,便能轻易就给出史评:
关羽战死,背后是复杂的战术原因,而曹操与孙权,获得荆州领地,也不过就是在那时获得一时的快感,尔后,依旧会因损失惨重的后果,深感不安。
果然,三国的故事,细细品读之下,蕴含深意,还得且读且琢磨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