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破阵子》估计很多人都学过,其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词句更是深受众人喜欢,可以说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乃是他的巅峰之作,艺术价值、传颂度都是非常高,是值得大家学习了解的。但是近些年来,却有家长建议将这首词从课本中移出,这是怎么回事呢?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是辛弃疾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9年)在和好友陈同甫唱和诸词之后所作,看起来非常霸气。而了解了这首词的背景及辛弃疾的一生经历后,将会对这首词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更有感慨!

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而当他出生时,家乡山东就已经被金人给占领了,可以说辛弃疾是从小生活在金人的统领之下的。由于从小经历了金人的残暴统治,辛弃疾对金人深恶痛绝,于是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起义军,要和金人对抗。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大举南侵,最终因内乱撤退,而起义军看到这种情况后,当即派出辛弃疾前往南宋,联系宋军一起夹击金人,结果当辛弃疾去到南宋之后,起义军却遭到了叛徒的张安国的背叛,首领被杀,义军被打散,夹击金人的计划彻底失败。听到这个消息后,辛弃疾气愤不已,当即返回北方,率领五十多人直冲金军大营,于数万金军眼皮子底下成功抓获张安国,并不远千里将张安国押解到了南宋,接受南宋的审判!

辛弃疾的行为太过生猛,以至于南宋举国震惊,宋高宗直接任命辛弃疾做了江阴签判。辛弃疾正式在南宋为官,他原以为可以大展宏图,北伐进攻金国了,结果南宋朝廷太过怯懦,只想偏安一隅,享受荣华,将辛弃疾给闲置在一边了,而且由于辛弃疾一直想要主战,和周边同僚想法大不相同,遭到排挤,最终只能做一些闲职。

主战的辛弃疾不受重用,提的建议也不受重视,于是辛弃疾只能无奈转向诗词,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快。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做出了破阵子这首词。这首词前面大部分非常壮烈,描绘了激烈的战事,展现了辛弃疾的远大抱负。但是到最后一句,却突然转为感叹,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也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下,让人们体会到了这首词的不凡之处,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因为人生在世,每个人的理想和现实都有不小的差距,都达不到完美,都会有类似的感叹。

那么既然这首词这么好,深受大家的喜欢,为啥却有家长建议将它移出课本呢?

实际上,家长们之所以建议将这首词移出课本,主要是因为这七个字:“了却君王天下事”。家长们认为,辛弃疾的这句话富含了愚忠的思想!大家都知道辛弃疾来到南宋后不受重视,按理说他应该对昏聩的南宋朝廷,昏庸的南宋皇帝充满憎恨,但是他到老了还想着“了却君王天下事”,为君王打仗,这不就是愚忠的思想吗?孩子们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过早接受这种愚忠思想,很可能也会变得愚忠,家长们正是担心这个问题,所以才建议将这首词移出课本!

对于家长们的这个建议,该怎么评价呢?一方面,家长们担心孩子,关心孩子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害怕孩子受到伤害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家长们也需要在自身的文化素养上略微提升一点,不然就会做出类似的啼笑皆非的建议!古代中国,是家天下,意思就是皇帝就代表了整个国家,辛弃疾之所以要了却君王天下事,乃是因为君王就代表了国家,代表了天下,辛弃疾的思想是想为南宋收复失地,匡扶天下,而并非是忠诚于皇帝本人!

这个思想其实结合起时代背景和诗词上下文很好理解,但有些家长却只看到这么一句话,根本不管其他话在讲什么,这完全就是断章取义啊,所以说,这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关心子女的同时,也是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啊,文化素养提升,任重道远!

结语

有家长建议将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移出课本,实际上就是因为这7个字:了却君王天下事!家长们认为,这是辛弃疾的愚忠思想体现,不应该出现在孩子们的课本上,会影响孩子,所以建议删除。然而这些家长们却没有了解这句话背后的真正意思和文化含义,这句话真正讲的乃是为国征战,而并非是为某个人打仗,这完全是爱国思想,把它理解为“忠君”思想,实在是太过狭隘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